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旅游业作为一个以公共资源为行业基础,涉及交通、通讯、文化、市政、住宿、食品、生活方式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经济活动,其健康有序发展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云南是中国旅游大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国内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但是,自2016年以来,云南省旅游业特别是昆明、丽江市、大理、迪庆、西双版纳等主要旅游热点地区接连发生导游打骂游客、旅行社诱导欺诈、购物店价格虚高以及涉旅治安事件,游客投诉率居高不下,频发的旅游乱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批评,甚至引发大量网络舆情事件。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高度关注,云南多地因此而被多次问责警告。旅游环境优化是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乱象的集中爆发,既打乱了当地经济发展步伐,严重影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深刻反映出政府在旅游市场管理中的缺失和不足。如何提升政府监管能力,有效整治旅游乱象,是促进全省旅游业乃至和谐稳定发展大局的迫切要求。 本文立足政府对旅游市场监管及旅游业乱象的整治,将多中心治理理论运用于丽江市旅游乱象整治中的政府监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以丽江市为主的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采取查阅政府及相关部门文件资料,走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客运公司、导游协会等机构和游客、行业从业者,收集各类媒体报道分析资料等手段,广泛了解掌握旅游市场信息和旅游乱象发生的情况,以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对照政府各部门在旅游市场管理中的职责职能,分析梳理出政府在旅游市场监管和市场秩序维护方面存在的旅游市场监督执法疏于懈怠、政府监管部门联动治理缺位、市场准入门槛监管失度、景区综合规划功能不全、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形同虚设五大问题,给出了突出政府职能依法规范旅游市场、完善政府监管多方治理体系、强化政府对旅游发展的统筹规划、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提升政府对旅游市场管理服务水平5个方面的改进方向和措施。 本文试图以丽江市为例,挖掘政府在行业、市场监管中的问题清单,查找旅游乱象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进一步厘清目标和思路,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解放思想,推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创新,适应新的旅游市场格局和新要求,建立健全新形势下的管理制度,优化旅游业市场有序发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