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变化的影响,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面向订单生产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逐渐成为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主流,而产品生产的周期时间直接决定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对订单的快速响应,追求快速高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快速交货的生产运作模式,因此提高客户满意度,缩短生产周期是应对外部环境挑战,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是由以色列物理学家Goldratt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TOC理论的基础思想是在每个系统中都有一处瓶颈环节,整个系统的有效产出则由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即瓶颈来决定。在制造企业中,其生产环节往往是企业的绩效瓶颈。TOC理论的倡导者们十分强调瓶颈因素的重要性,主张经营者应该把目光从其它方面转移到聚焦瓶颈因素上。TOC理论在提出自身理念的同时,也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如TOC的九条管理原则;TOC五大核心步骤;TOC思维流程(TP);DBR计划与控制系统。这些方法和工具有助于经营者识别并解除系统中的硬约束和软约束。TOC以其独特、简单、有效、兼容性好和通用性强的特点,迅速被大量欧美国家的企业、团体采用,并在不同领域实实在在产生了非同凡响的成效。TOC可以帮助企业在不增加投资,不增加人力,不增加机器设备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产出。本文以增本(大连)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增本木业)实施TOC生产管理改善项目的整个过程为背景,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该公司存在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在制品库存量大等问题,通过对生产现状的详细调查,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该公司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诊断,并对TOC生产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描述。首先,通过TOC思维流程(TP)的分析,逻辑分析了增本木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完成现状图的绘制,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借助冲突图破解管理理念中存在的冲突;其次,针对增本木业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运用TOC五步骤的思路,阐述了TOC生产改善的具体实施方案,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系统流动性的瓶颈识别方法;继而,分析了增本木业实施TOC生产改善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并从扁平化组织结构、有效产出的考核机制以及持续改善的能力构建方面论述了TOC改善的保障措施;最后,对增本木业实施TOC生产改善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增本木业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管理优化措施,总结增本木业成功实施TOC的经验,从而为其他企业改善生产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