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终极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日益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重视,而避税行为作为一项企业财税决策已为学界诸多研究普遍认可。避税行为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呢?古典经济学家通常认为避税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税后收入,进而会增加企业价值。这种传统理念无疑为避税行为的实施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支撑。然而,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避税代理观则认为避税行为虽然带来了避税收益,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代理成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此外,作为税务管理活动核心的税收征管,征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及其当事人的经营决策行为。一方面,提高征管水平会以税收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企业价值;另一方面,征管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与公司治理发生耦合作用,也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最终,征管水平的提高能否提升企业价值取决于税收效应与公司治理效应的强弱。那么,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征管水平、避税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呢?本文以我国2008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征管水平、避税程度与企业价值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理论分析与微观证据相互印证,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避税程度越深,反而越会损害企业价值,而征管水平的提高则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此外,随着税务机关征管水平的提高,避税程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因此,在企业的价值管理和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过程中,建议企业应依法纳税提高税收遵从,税务机关应依法治税提高征管水平,双方应重新认识、高度重视和共同促进税收征管积极发挥公司治理效应,最终实现征纳和谐、税企共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