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中国三本独立院校中大学非英语专业口语课堂的纠错现状,以及教师和学生在口语课堂纠错方面的态度和看法。本文重点调查了教师对口语纠错的观念和做法,以及学生的口语自我纠错意识和能力。旨在此基础上为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纠错行为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以三本独立院校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的10名口语教师以及10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课堂观察、问卷和访谈等为研究手段,围绕五个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五个研究问题是:1.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纠错现状;2.教师对口语纠错的观念;3.教师在课堂上较常采用的口语纠错策略;4.学生对口语课堂纠错的看法和期望;5.学生的自我纠错意识和能力。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1.目前的口语课现状是:在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以完成课堂任务为目的,教师承担主要的口语纠错责任,而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被动,发言不积极,依赖教师对他们进行口语纠错。这就可能影响到纠错的效果。作者建议教师注重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以给与学生口语练习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注重课堂互动,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为纠错创造条件。2.在教师的观念中,启发式纠错和延时纠错是较好的纠错策略,但实际上在课堂中教师们纠错时是却没有太多的考虑这样的纠错策略,而偏向用重述式纠错和即时纠错,是因为教师们认为课堂时间有限,直接纠错效果较好。对于此种情况,作者建议教师应该重塑纠错观念,做到知行统一,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而采用不同的纠错策略,以提高纠错效果。3.在学生的观念中,纠错应该是教师的工作,他们期望教师能承担课堂上所有的纠错责任。他们的自我纠错意识和能力较低。作者建议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纠错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和教师们一起承担课堂上的口语纠错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