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Cu-X(Al,Ni)三元合金相平衡的实验测定及其非晶合金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锆基非晶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及抗氧化等特点,通常作为结构材料、微型组件以及耐蚀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航空、航天和能源等工业领域。作为下一代高强度合金的有力竞争者,锆基非晶合金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相图是材料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在非晶成分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展锆基非晶合金体系相图的实验测定,对实现锆基非晶成分的精确设计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本论文主要采用合金法首次实验测定了Zr-Cu-Al和Zr-Cu-Ni在不同温度时全成分范围内的等温截面相图。在此基础上利用本研究所获得的实验相图优化合金成分设计,利用冷却辊急冷法制备了锆基非晶薄带并对其性能加以表征,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首次实验测定了Zr-Cu-Al三元系在1000℃和1100℃时的等温截面相图,本研究首次在该体系1100℃等温截面相图富Cu侧发现新的三元化合物τ10。同时,在1100℃等温截面相图的富Zr侧出现液相区。   (2)实验测定了Zr-Cu-Ni三元系在1000℃和1100℃时的等温截面相图,在该两个等温截面中在Zr-Cu侧均出现较大的液相区,在1000℃时,在富Zr侧存在连续固溶体相Zr2(Cu,Ni)。   (3)基于Zr-Cu二元合金相图,在共晶点附近选择合金成分,利用急冷技术制备Zr-Cu二元系带状非晶并进行表征,从而对该二元系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进行探索。基于本研究所获得的Zr-Cu-Al三元1100℃等温截面相图在富Zr侧出现的液相区设计合金成分,首次在该成分区域制备出Zr-Cu-Al非晶薄带。   本实验获得的相平衡实验结果,将作为Zr基和Cu基合金热力学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为Zr-Cu-Al和Zr-Cu-Ni三元相图的热力学计算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Zr基非晶合金成分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目前,对于铟的提取与富集大部分采用传统的萃取法,在实际生产中,萃取分离铟存在分离难、有机相易乳化造成损失、萃取剂易老化、回收率不高等问题。传统的萃取法不仅浪费重金属资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在基体表面涂覆抗高温、耐磨的硬质涂层,可以提高材料表面性能。CrN硬质涂层具有硬度高,耐磨、耐腐蚀性等特点,在铸造、机械加工及成型等领域得到较广
《刑法》条文中的“国有公司、企业”仅指国家独资或全资的公司企业,其管理人员包括“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两种;《监察法》条文中的“国有企业”则采取
聚(偏二氯乙烯-氯乙烯)(P(VDC-VC))为半结晶聚合物,具有良好韧性、耐高温等特性,其作为膜材料的研究,国内外文献鲜有报道。本文以P(VDC-VC)为成膜聚合物,采用溶液相转化法制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有关有毒污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学物质和农药上,关于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对环境污染的研究仅仅有10
长期以来,以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为主的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主导污水处理领域多年,但由于其昂贵的污水处理成本和对高浓度的废水的限制,越来越受到如今全球性能源紧缺问题的制约,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净化污水的同时能够直接获得电能输出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视作一种高效益、低能耗、清洁环保的处理技术。本文立足于国内外MFC处理有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光催化技术因其超强的氧化还原性能以及高效清洁和节能等优点而被人们高度重视。软铋矿型Bi_(25)VO_(40)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属于体心立方结构,具有显著地光折变、光电、压电、光致变色等性质而备受关注,有关光催化性质的研究报道却很少。本研究采用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台阶面的Bi_
学位
微/纳米材料因具有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独特的特性,在催化、传感、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制备新颖的纳米材料、控制其形貌、研究其生长机制等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半导体金属盐和氧化物(Ag_3PO_4和ZnO)微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制备出新颖的磷酸银和氧化锌纳米材料,并探讨其可能形成的机理,测试了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和气敏活性。本论文的具体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