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运动考察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_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9年庐山会议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并进一步向党内延伸,党内民主遭到严重损害,个人专断、不敢讲真话的不正之风逐渐蔓延,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不正常。“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它由林彪首先在军队中倡导发起,后来扩展到全国,是一场将毛主席著作和毛泽东思想严重简单化、庸俗化、教条化的意识形态运动。 “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波及面特别广、影响的人数特别多的重要事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这一运动没有受到史学界应有的关注,还没有出现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学术论文,更不用说学术专著了。笔者试图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下,在大量研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第一次用学术论文的形式,比较详尽、细致地将这一运动的完整过程呈现出来,并对运动的历史背景、发生发展、结果、评析等都有更加深刻的剖析。 本文全文从三个层面来展开:其一,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庐山会议前后的政治环境,林彪建国后对毛泽东的研究、揣摩及其林自身政治地位的提高,毛泽东晚年内心的一些想法三个方面来阐述。其二,运动的发展历程,即运动开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年10月-1964年1月)是运动的发端阶段,主要是军队干部和战士“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第二阶段(1964年2月-1966年5月)是运动的发展阶段,运动从军内走向军外;第三阶段(1966年5月-1971年9月)是运动的高潮阶段,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随着林彪事件的发生而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其三,运动造成的后果及其思考。运动虽然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做法不仅僵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助长了个人崇拜的风气,而且对教育文化事业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文章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遵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注重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史论结合,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全面、详尽地描述、解读这一历史事件,并且进行了理性的历史反思。在这一梳理和阐释过程中,我们试图了解鲜活的历史面相和文化记忆,从而品鉴历史与文化的真味。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运动作为共和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缩影,可为我们提供很多的现实鉴戒。
其他文献
防治腐败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腐败不仅阻碍经济的发展,损害政府的威信,而且对国家的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腐败犯罪越发呈现出有组织、跨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得自由、正义、效率、秩序等价值理念发生激烈碰撞。这种经济和社会上的变革以及观念的更新反映到刑事司法领域
随着反恐战争的逐渐深入,美俄关系中的战略性矛盾和分歧开始凸显。从“9·11事件”后两国亲密合作到伊拉克战争引起两国的关系危机,特别是2005年以来布什政府逐渐加大了对俄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竞争手段的的多样化,这导致了市场竞争愈加白热化,很多竞争者为了够在市场竞获得优势地位,出现了仿冒知名商品包装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