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产丁二酮的代谢调控及发酵优化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ah822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二酮具有强烈奶油香味,广泛应用于在奶油、酒类等食品、化妆品及烟草工业中。微生物法生产丁二酮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丁二酮的产量很低,目前的首要研究目标是提高丁二酮的产量。芽孢杆菌是一种食品安全菌株,其丁二酮的代谢生成途径是以葡萄糖为底物经糖酵解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经α[-乙酰乳酸合成酶(a-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催化生成(S)-α-乙酰乳酸,随后经非酶氧化脱羧生成丁二酮;丁二酮可被meso-2,3-丁二醇脱氢酶(meso-2,3-butanediol dehydrogenase, BDH)还原生成(S)-乙偶姻,最后被还原为(2S,3S)-或meso-2,3-丁二醇;同时,(S)-α-乙酰乳酸也可经α-乙酰乳酸脱羧酶(a-acetolactatedecarboxylase, ALDC)直接脱羧产生(R)-乙偶姻,经BDH还原为(2R,3R)-或meso-2,3-丁二醇。即乙偶姻和2,3-丁二醇是丁二酮的竞争性副产物,其与丁二酮共用一个前体物α-乙酰乳酸。本课题以一株高产乙偶姻的芽孢杆菌(Bacilus subspecies DL01,B.sp.DL01)为出发菌株,研究丁二酮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代谢调控机制;同时,运用代谢工程技术,对该菌株丁二酮合成代谢途径进行改造,获得高效的丁二酮生产菌株,结合发酵过程优化等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实现丁二酮的绿色制造,具体如下:1.丁二酮代谢关键酶BDH的表征克隆了B. sp. DL01的BDH基因budC,与来源于E. aerogenes CICC10293的budC比对,发现两处碱基不同g.27A/T和g.581A/G,其中g.581A/G导致一个氨基酸发生突变p.D194G。将两种不同来源的budC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纯化后得到BDH,分别标记为D194G-BDH和BDH。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和MALDI-TOF MS确定其分子量,得出D194G-BDH和BDH都是同源四聚体蛋白。分析D194G-BDH和BDH的酶学性质及酶反应动力学参数,发现D194G-BDH的活性仅为BDH的2.3%,并且丧失了氧化meso-2,3-丁二醇的能力以及利用NADPH辅酶的能力。二者均以乙偶姻/NADH为最适底物,D194G-BDH的Km是BDH的5.63倍。圆二色光谱和native-PAGE分析发现D194G-BDH和BDH具有相似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均以同源四聚体形式存在。用胰蛋白酶消化两种酶蛋白,发现D194G-BDH对胰蛋白酶十分敏感,表明D194G导致D194G-BDH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活性减弱。选择Klebsiella pneumoniae-BDH的X射线晶体结构(PDB ID:1GEG)为模板,通过同源建模建立D194G-BDH和BDH与底物乙偶姻和辅酶NADH的三维结构,结果发现Asp194不在BDH的催化四联体(Asn-Ser-Tyr-Lys)附近,Gly的短侧链和非极性破坏了Asp194与Gly206, Gly208和Thr209的氮原子之间的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在B. sp. DL01中重组表达来源于产气杆菌的有活性的BDH,发现B. sp. DL01产生了2,3-丁二醇。通过以上实验确定了BDH的第194位非保守氨基酸Asp被Gly取代是导致D194G-BDH酶活性损失的原因,造成B. sp. DL01高产乙偶姻,不产2,3-丁二醇。2. B. sp. DLO1丁二酮合成途径代谢流的调控采用同源重组敲除ALDC编码基因alsD,构建ALDC敲除菌株B. sp. DL01-ΔalsD,其ALDC没有活性,积累了0.41 g/L丁二酮。向敲除菌株中导入表达ALS基因alsS的重组质粒pHY300PLK-alsS,构建了敲除ALDC并过表达ALS的基因工程菌B.sp.DL01-ΔalsD-alsS,其ALS活性(0.68 U/mg)提高了2.5倍,α-乙酰乳酸的产量由0.58 g/L提高到1.19 g/L,增加了2.1倍,积累了0.53 g/L丁二酮,是B. sp. DL01-ΔalsD的1.3倍。为促进α-乙酰乳酸非酶氧化生成丁二酮,在发酵培养12h后,向培养基中添加20 mMFe3+,丁二酮产量由0.53 g/L增加到1.22 g/L,提高了2.3倍。3.优化发酵培养条件提高丁二酮的产量通过摇瓶发酵,优化了B. sp. DL01-ΔalsD-alsS发酵过程的控制参数和发酵培养基,经摇瓶培养B. sp. DL01-ΔalsD-alsS,在发酵12h后添加20 mM Fe3+,经72 h发酵,丁二酮产量达3.98 g/L。丁二酮的沸点较低,为88℃,采用水回收从发酵罐中挥发的丁二酮。5 L发酵罐,发酵过程中未调控pH(发酵培养基初始pH为6.6)与控制pH为6.6相比,丁二酮产量和发酵效率无明显变化。溶氧对丁二酮产量和发酵效率影响较明显,通气量为0.6 vvm和搅拌转速为200 r/min时的溶氧水平更有利于丁二酮的生成。采用恒底物补料发酵,维持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在10g/L左右,发酵至48 h,共消耗葡萄糖58 g/L,丁二酮产量达8.69 g/L,产率达0.15 g/g葡萄糖,生产强度达0.18g/(L·h)。本研究发现并证明BDH酶活性的丧失是导致B. sp. DL01高产乙偶姻而不产2,3-丁二醇的原因,随后构建了高产丁二酮的基因重组菌株,最后经恒底物补料发酵使得丁二酮产量达到8.69 g/L。
其他文献
针对一些老年人起身困难的问题,结合人体自然起身姿态,提出了一种辅助起身轮椅助力创新装置的设想,并设计出该装置的手动分合棘轮机构、传动机构、自动分合棘轮机构及抬升架
研究比较了Sb(Ⅲ)在δ态、α态和β态MnO2表面的吸附行为,深入探讨了pH、MnO2浓度、Sb(Ⅲ)初始浓度和离子强度对MnO2吸附Sb(Ⅲ)的影响。结果表明,δ态、α态MnOa对Sb(Ⅲ)的吸附等温线较
目的探讨麻醉趋势指数(N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ASAⅠ~Ⅱ级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
利用卫星观测的1973~2001年北半球雪盖资料,分析了北半球、欧亚、北美雪盖面积变化与南宁地区盛夏6~8月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宁地区盛夏降水与冬季雪盖面积相关显著.
环境知情权既是公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在阐述环境知情权的概念和美、日、加等国家环境知情权法律保护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环境知情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