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舆论与中国公众外交:“国家—社会”的研究视角

来源 :外交学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6072037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家—社会”的互动为分析框架,从国内舆论对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以及外交决策、执行机构对国内舆论的引导两条线索出发,分析了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制度的转型。导论部分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首先,明确界定了本文涉及到的两个核心概念:国内舆论和公众外交。然后,对国内外学术界在国内舆论与中国外交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在把握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难点,并确立了“国家—社会”互动的研究路径,为随后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章首先分析了“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路径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舆论—外交”研究的理论分野,继而创建了“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分析模式。第二、三章重点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用“国家—社会”互动模式分析中国外交。第二章着重研究“国家—社会”框架下的社会部分,也就是其中的国内舆论因素。这一章内容涉及中国国内舆论作用的历史发展、总体特点,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途径,及其在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从“社会”的维度探讨了“良性互动模式”的一方面内容。第三章着重研究中国公众外交开展状况。在回顾公众外交的理论归属和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公众外交的实践状况,并对公众外交未来的开展提出政策建议。这是从“国家”的维度探讨了“良性互动模式”的另一方面内容。第四章采用案例分析法,以2001年至2008年间中国对日政策为出发点,对“国家—社会”研究路径下的中国舆论与外交关系展开研究,一方面分析了舆论在中国对日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了政府如何开展公众外交化解国内舆论的负面效应。结论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外交进步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为此,中国政府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性渠道,使社会因素在参与外交政策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推进中国外交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国内舆论引导方式,趋利避害,服务于中国整体外交的开展。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颁发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一级资质认证证书。中国电科院由此成为电力行业首家通过此项认证的单位。
整个中天山以北均为准噶尔板块,准噶尔侏罗纪盆地处于准噶尔板块的中央,而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正好处于准噶尔板块的边缘,由于这一特殊的构造位置使这一盆地的深入研究以及艾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新型GIS设备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电网中得到普遍的应用。本文首先简要比较了GIS成套设备与常规电气设备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分别从GIS设备主接线选择、GIS成
彩色水泥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应用在市政和园林景区非机动车道中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出行环境,还可储养水分,保持土壤湿度,有效缓解路面洪涝,减
进入21世纪以来,代表电网未来发展方向的智能电网理念逐渐形成,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下,对新技术产业拉动经济作用的期待,智能电网成为世界范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电网智能化成为
针对人工对电能表铭牌卡片进行打码放不准确,容易导致打码歪斜、产生次品的问题,通过升降机、气缸、真空吸盘和输送带等机械机构的设计计算及控制系统设计,能代替人工上下料
拥有7000年人类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1728年建县史的江苏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自古是江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忠
随着当前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要注重幼儿素质的提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展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健康成长。因此,本文阐述课程游戏化和区域化的相关分析,了
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当前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节能降耗必须从点滴做起,通过加装间歇抽油自动控制装置实现间歇抽油;并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加装
在ACDSee中打开图片所在的文件夹,在右面显示所有图像文件的窗口中,单击“按大小”排序按钮,使图片按“大小”进行排列。我们就以体积大于1MB的图片进行压缩为例进行说明,按住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