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昌县产荼历史悠久,是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叶作为新昌县的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新昌县茶叶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走出了“新昌模式”。新昌县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名荼之乡”、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等称号。新昌的茶叶主导品牌“大佛龙井”也先后获得浙江十大名茶、中国十佳地理区域标志、中国农业名牌产品等诸多荣誉,成功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全国最大的龙井茶交易市场——“中国茶市”在新昌建成,茶叶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由市场带动产业,以公共品牌带动茶农销售的产业模式为新昌茶叶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新昌县茶业的发展与知名茶叶产区还存在较大差距,茶叶生产表现出品种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程度不高,茶园防灾能力弱,采荼劳力短缺,茶叶质量控制难,品牌效益不高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茶农的增产增收,阻碍了新昌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大佛龙井”也迎来了由产品经营向品牌营销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如何加快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抉择,如何实现品牌的最大溢价,如何进一步拓展市场,完成全产业链的收益最大化等都对“新昌模式”提出新的挑战。一系列事实表明,以新昌县茶叶产业为研究重点的相关课题十分必要。论文将以新昌县茶叶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新昌茶叶产业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指出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制定对策措施,以期解决当前新昌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促进茶叶产业稳定发展,增加茶农收入,确保新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分析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分析新昌县茶叶产业发展的背景,面临的现实问题,选取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借鉴前人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剖析SWOT分析的理论基础,确定论文涉及的关键问题和研究内容,选取适合的研究方法和途径。理清文章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昌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特征分析。首先从总体生产情况,茶叶产区分布,茶叶品种以及贸易情况等方面对浙江省的茶叶产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把握。研究表明,目前浙江省茶叶生产呈现产量产值大幅增长,浙江茶叶生产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聚集优势等,为新昌茶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此基础上,对新昌县近年来的茶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描述统计方法分析显示,新昌茶叶产值产量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名优荼的生产增长迅速,所占比例不断提高,茶叶价格节节高走。产业发展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茶叶产值不断提高,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业基础日益夯实,竞争能力不断增强;茶生产现代化推进,科技兴茶成绩突出;品牌打造成效显著,社会知名度日益提升;营销网络逐步健全,市场覆盖率不断提高;多角度营造荼文化,产业功能不断拓展。第三部分:深入对新昌县茶叶产业进行SWOT分析。结合调查数据,得出新昌县茶叶产业发展的优势为:气候温暖湿润,地质条件适宜;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大佛龙井”知名度高;中国茶市集散功能增强。劣势为:缺乏龙头企业,茶叶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产业用工紧缺,生产成本提高;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布局有待调整;产量规模不大,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威胁为:国际贸易壁垒加剧,“茶”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茶叶产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机会为:茶叶市场前景看好,地域消费特色发生有利改变;政府支持产业力度加大,新兴茶叶技术发展。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详细剖析的基础上构建新昌茶叶产业的SWOT分析矩阵,解析发展策略。第四部分:新昌茶叶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布局优化。针对新昌茶叶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新昌茶叶产业的发展目标,结合地域特征,将新昌茶叶产区优化划分为产业一条示范带和三大优势产区,重点对现代茶园,标准化名茶加工厂,营销网络,新型主体培育进行了规划。第五部分:全文的小结及相关政策建议。针对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威胁,结合内部的优势以及外部的机会,从调整茶叶产业发展结构,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发展,促进茶叶市场培育与提升,推动茶叶品牌的建设与提升,加强茶叶文化建设发展五方面提出建议,促进新昌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