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转移的时代背景下,妇女在农业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我国“农业女性化”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已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农村妇女权益呈现出“形式平等”和“实质差异”的尬尴局面,导致其在农业中的贡献和价值往往被低估。食物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妇女在食物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使得妇女赋权和食物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领域关注的重点。本研究着眼于农村贫困地区,从宏观、微观两大视角,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妇女赋权对食物安全的影响效应,以期为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妇女赋权及保障家庭食物安全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5章,第1章在研究背景下,系统的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确定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提出论文的可能创新点。第2章是关于妇女赋权现状的宏观描述,首先对“妇女赋权”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影响妇女赋权现状的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第3章是基于实地调研数据,从农业生产、生产性资源、生活性资产、日常消费、信贷和社会关系6个维度尝试性构建了农业的妇女赋权指数(WEAI)。第4章是测量妇女赋权对于家庭食物安全的影响效应,运用多元线性、分位数(QR)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了验证。第5章是全文的总结,结合实际为提高妇女赋权水平及保障家庭食物安全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如下:1.缺乏农业生产的决定权和生产性资源的控制权是导致农村妇女未被赋权的主要因素,此外,信贷能力的强弱也是影响妇女赋权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提高妇女在农业部门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推动微型金融服务在农村妇女中的发展,促进农村妇女自主创业,提升收入水平。2.不同地域的妇女赋权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时,项目的开展与实施有助于提高妇女赋权水平,妇女可直接从中受益,2014年妇女赋权状况较2008年有明显的提升。因此,要鼓励农村地区妇女积极参与生产培训,尽量争取与家庭中男性享有同样的社会资源,提升人力资本,拓宽增加收入的渠道。3.妇女赋权水平是影响农户家庭中食物安全的显著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和PSM模型研究发现,妇女赋权对提升食物安全状况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因此,要鼓励农村地区妇女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保障家庭的食物安全水平。4.妇女赋权对食物安全的影响力更倾向于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在食物安全水平越低的家庭中,妇女赋权的作用更能有效的发挥。因此,要加大营养膳食的宣传力度,拓宽农村贫困地区妇女对有关营养改善和照料孩子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帮助她们提高家庭的食物安全水平和改善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