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F1ΔHBS通过PI3K/AKT途径干预氧化应激和炎症缓解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由糖尿病诱发的以肾功能减退,尿蛋白增多,水肿等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因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多种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FGF1(FibroblastGrowthFactor1)是一种来源于神经外胚层和中胚层的细胞生长因子,对许多种类的细胞具有生物学活性,促细胞分裂能力是其显著特征。现今已有很多FGF1突变体相对FGF1减弱了其促增殖活性,FGF1ΔHBS就是其中一种。已有科研论文报道FGF1在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促进脂肪组织重构以及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FGF1跟代谢调节之间的联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FGF1ΔHBS是通过减少FGF诱导的FGF受体二聚体的水平从而减弱FGF1的有丝分裂活性,但是仍然保留其降血糖以及调节代谢的功能,这为FGF1ΔHBS成为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提供一种可能。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FGF1ΔHBS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FGF1ΔHBS的肾脏保护作用是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实现的,并进一步证明其抗氧化作用是通过AKT与GSK-3β信号通路,抗炎作用则通过AKT与ASK1信号通路。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将更进一步了解FGF1ΔHBS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同时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想法和方式。
  方法:非促分裂型FGF1蛋白构建、表达和纯化:用点突变技术对FGF1肝素结合位点突变(Lys127Asp,Lys128Gln和Lys133Val),获得了无促分裂活性的新型FGF1突变体FGF1ΔHBS的编码序列。然后将FGF1ΔHBS片段与pET-20b质粒连接,然后转化、鉴定、测序。将测序正确的pET-20b-FGF1ΔHBS转染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37℃培养至A600=0.8,加入1mM异丙基-L-硫代-β-吡喃葡萄糖苷(IPTG)诱导4h,使用匀浆机将细胞破碎。对FGF1ΔHBS蛋白采用离子交换色谱(SourceQ)和分子筛(S-100)纯化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蛋白纯度使用12%SDS-PAGE电泳来进行检测,纯度其>98%用于后续实验。
  体内研究FGF1ΔHBS对糖尿病肾脏的影响:(1)Ⅱ型糖尿病模型:根据血糖、体重来选取12周龄雄性db/db(C57BLKS/J-leprdb/leprdb)小鼠20只及其非糖尿病db/m同窝小鼠10只,db/db小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和给药组(10只/组),采用隔天腹腔注射(IP)注射0.9%生理盐水和FGF1ΔHBS(0.5mg/kg),连续注射3个月,对照db/m组和模型小鼠则用同步注射0.9%生理盐水,处死前一天代谢笼收取24h尿液。(2)收取血清和肾脏样品,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尿素氮,血清肌酐以及尿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荧光,免疫组化以及多种染色方法检测肾脏病理学改变、肾脏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反应,以及AKT与GSK-3β/ASK1信号通路激活。
  体外细胞实验研究FGF1ΔHBS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用Gibco1640培养基(包含10%FBS,链霉素100U/mL,青霉素100U/mL)培养MPC(足细胞),部分细胞使用siRNA敲除AKT表达或者AKT抑制剂MK-2206抑制AKT磷酸化,等待细胞生长至亚汇合时,用不含血清但含抗生素的培养基饥饿12h,FGF1ΔHBS(100ng/mL)处理12h,同时用35mmol/L葡萄糖(高糖)刺激,收集细胞进行WB和荧光q-PCR,检测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的变化以及AKT与GSK3-β/ASK1信号通路激活。
  结果:2型糖尿病小鼠尿生化及血生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含量增加,而注射FGF1ΔHBS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会下降,这些结果有力说明了FGF1ΔHBS具有肾脏保护作用。HE、Masson以及PAS染色结果显示高血糖导致小鼠出现严重的肾小球肥大,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以及肾纤维化,在注射FGF1ΔHBS治疗后,这些症状都有了明显的缓解;Western印迹、肾组织免疫组化/荧光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FGF1ΔHBS显著改善了肾脏病变,增加了肾脏抗氧化能力。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则说明,FGF1ΔHBS通过AKT靶点能调控高糖诱导的细胞ROS表达,且显示FGF1ΔHBS增加了GSK-3β磷酸化,提高抗氧化能力。同时通过ASK1调控炎症反应,这些结果都与体内实验一致。
  结论:腹腔注射FGF1ΔHBS显著改善了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程度,同时也缓解肾功能障碍的问题。同时,本研究发现,在体内和体外,FGF1ΔHBS抑制肾炎症和氧化应激通过AKT介导GSK-3β和ASK1信号减弱而发挥作用。结果表明,FGF1ΔHBS通过阻断损伤肾组织中氧化信号级联以及炎症反应而改善糖尿病肾病。
其他文献
【摘要】推进士官英语教学改革,存在很多问题,如大班教学不利于教学互动,学员自我水平参差不齐,教材陈旧更新缓慢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推进士官军事英语教学改革,使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士官军事英语 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  一、我军院校士官英语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大班教学带来诸多弊端  多年来我们一直把英语看作是一门公共课,英语教学,采用大班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学互动,
期刊
【提要】我国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她语言凝练,意蕴丰厚,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她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对高中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振、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形成等诸方面,均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笔者提出了“少教多学”的方法。  【关键词】审美 教育 塑造 陶冶 净化 提振 培养 形成  诗歌被称为文学的极品,“文学之
期刊
【摘要】余华的《一九八六年》通过对传统叙事的颠覆,消解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结构,在重复叙事中实现了“用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在文本思想和表达上均体现了解构主义的“反成规,反理性、反传统”特点。  【关键词】余华 解构主义 二元对立 文革  《一九八六年》中作者用疯子的眼光展现了“文革”后异化的世界,人物、事件、情节都是处于非理性,非常态的现实生活之中,在创作主体的死亡——作家的零度写作和故事主体的解构
期刊
【摘要】《左传·隐公元年》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历来被人们称为《左传》乃至中国古代历史散文的经典。武姜与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左传》中最典型的母子关系。在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春秋时期,作为贵族母亲对于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却有天壤之别的对待。而她这种走向极端的偏爱与厌恶最终造成了母子失和、兄弟相残的局面。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春秋时期,武姜这种走向极端的形象的背后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
期刊
目的
  调查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HbAlc控制情况及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并进行降糖药物的合理用药评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对象和方法
  1.选取台州医院2017.6.1~12.31期间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439例,男性246例,女性193例。按年龄分成两组,A组(<60y)246例,B组(≥60y)193例。
  2.查阅电子病历,收集患者资料,含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尿病病程等,统一将各项结果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统计
电磁感应一章中的演示实验若和学生一起制作并实验,会很好的调动学生兴趣,笔者在电磁阻尼一课让学生比较磁铁在一米长塑料管与铝管中释放下落现象,并描述现象,学生看到铝管中磁铁的缓缓下落,兴奋的各抒己见,甚至赋诗,使课堂成为了美学课,文学课。摘录几首学生当堂赋的小诗与各位老师共享:  小诗一:  视为止  球为劲  待球入管  动辐甚微  如蝶舞旋  小诗二:  力拔磁兮气盖世  管不利兮磁不逝  磁不逝
期刊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知恩图报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诗句,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然而当今中小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的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中有一些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同
期刊
目的:
  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晚期胃癌标准化疗失败后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真菌感染已经成为肿瘤患者并发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如何及时发现真菌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临床实际问题,拟考察酮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等常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在SD大鼠体内对抗肿瘤药物阿帕替尼的药动学影响。
  方法:
  1、以伊马替尼为内标,血浆以乙腈蛋白沉淀法处理,以ZORBAXEclipsePlusC18column(1.8μm
目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症模型下的小鼠行为学研究以及对其海马和前额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录因子(NF-κВ)及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情况。
  方法成年ICR小鼠64只随机挑选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造模期间饲养于标准环境下,不与造模组小鼠接触。对剩余5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内酯醇组(10,20,40,80μg·kg-1)、丙咪嗪(IMI)(10mg·kg-1)组以及氟西汀(FLU)(10mg·kg-1)组这7组,每组各8只。通过2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单的HPLC法检测血浆中替考拉宁的方法,对老年重症MRSA肺部感染患者替考拉宁的药动学进行研究和药效学进行评价。
  方法:①血浆样品经处理后,采用色谱柱AgilentEclipseXDB-C18(250mm×4.6mm,Agilent,USA)的HPLC分离测定;以0.01mol/LNaH2PO4(pH=3.0)-乙腈(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内标为哌拉西林钠。流速:1.0mL·min-1;柱温为35℃。以乙腈沉淀蛋白,二氯甲烷萃取的方法提取血浆样本中的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