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兰高速公路起点为日照,途径临沂、济宁、菏泽至河南兰考与连霍高速公路连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连接线,也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五纵、四横、一环”中的“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照港通往中原腹地的交通主干线,沿线横贯济宁市泗水、曲阜、兖州、任城、汶上、嘉祥六个县市区,对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路段位于竹园至曲阜段,于2003年8月底建成通车。路面结构形式为4cm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自2004年开始陆续对部分车辙病害严重路段进行了处理,处理方案主要采取铣刨原路面然后新铺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抗滑表层(SMA-13)和微表处技术,仅对部分病害严重路段处理了中面层和上基层。通过近年来维修,车辙病害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和改善,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交通量的迅速增长,沥青面层老化,出现了较多的裂缝、车辙、松散剥落等,路面防水、抗滑、平整度等性能下降,表面功能衰减迅速,部分路段出现较多的坑槽、沉陷、严重车辙、波浪拥包等病害,局部路段纵向裂缝严重,部分与横缝交织成片,甚至龟裂、唧浆有进一步发展趋势,尤其是经过多次挖补处理后,路面使用性能指数明显降低,部分路段路面状况指数PCI仅为70左右。为有效解决沥青路面车辙、反射裂缝等早期病害,选取该公路济宁段中的K223+000-K227+770路段应用海母(HiRM)再生技术,进行沥青面层铣刨料的循环利用试验研究与工程验证,并得出如下结论:该技术具有突出的抗车辙性能、良好的低温抗裂性和柔韧性,微膨胀乳化沥青在海母(HiRM)再生中能起到预应力效应,可有效抑制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是解决该路段沥青路面车辙和反射裂缝病害的有效技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