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背景下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56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基础民生,也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习总书记提出的食品安全监管“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都体现出当前我国政府对于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视。然而,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陆续在世界各地爆发,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对治理能力的挑战在我国体现得特别明显。由于食品安全治理贯穿农业、生产、流通、餐饮、消费等多个环节,涉及农业、卫生、市场监管、教育、交通、海关等多个管理部门。对于食品安全治理,我国长期沿用多部门分段管理的模式。在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下,政府在食品安全治理中逐渐意识到多部门“九龙治水”监管模式的不足,就食品安全治理部门协同模式进行了多次优化,并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了几次整合和调整。特别是2018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最新的“大部制”改革(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调整为26个,国务院正副部级机构减少15个,部门职能进一步整合。食品安全监管也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正式与几个部门融合组成市场监管力量中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部门内不同机构间协同效果、进一步理顺各部门间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机制、进一步改进政府与社会间的食品安全多方协同治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结合X县“大部制”改革背景下,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实际情况,总结了X县食品安全“大部制”改革后协同治理呈现出的4个新特点:从多头监管到两段式监管、从粗放式综合到专业化细分、从人少事多到发展壮大、从政府协同到社会协同。并深入分析X县大部制改革和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食品监管参与主体单一、执法力量较为薄弱、信息共享不够畅通、执法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等4方面不足,经过认真剖析,找到了认知偏差、信息共享互通不畅、上下监管模式未完全统一、激励机制不健全等4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以上现状,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大部制”改革后X县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效果提出了4方面思考和建议。一是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明晰、活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二是进一步整合优化综合、联动、权威的食品安全协调机制,三是进一步强化构建专业、科学、高质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可靠、简洁、实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以期能为X县食品安全治理效果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86例,随机分为SF组与TF组。SF组在手术麻醉前6小时、2小时依次口服由营养科提供的含有12.5%葡萄糖全营养素300ml和200ml清流质营养液,TF组常规术前1天夜间10点之后禁食、禁饮。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长,麻醉诱
2018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分设为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构,改革后,检察机关内部形成了刑事检察、行政检察、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四大业务。行政检
目的:通过研究加味黄芩汤经内镜结肠植管术(TET)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UC的患者提供更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方法:将诊断为UC并符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