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本主义异化观到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论马克思异化观的转变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z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思想家们一直十分关注。中西方学者非常重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把它作为批判现实生活的主要思想武器。随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越来越多的思想家把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而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长期没有得到重视。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用怎样的历史观来探讨异化问题:是用人本主义历史观还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理解异化问题?考察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应当考察马克思不同时期的历史观,因为他的异化观是他历史观的具体表现。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有过的两种对立的异化观进行分析比较,说明只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观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是我们研究异化问题的指导思想。 本文共分为绪论和本论两个部分。绪论第一部分提出了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两种对立的异化观:人本主义异化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第二部分考察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异化观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视野。本论第一部分阐释了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基本内容;本论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对比了两种异化观的不同,并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观才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
其他文献
2006年6月,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对三少女交通事故案作出“同命不同价”的判决,引起社会舆论哗然。一当事少女家属不服判决提起上诉,2007年11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
随着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日趋发展,科技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必
明代哲学中,心学的影响虽然很大,但是面对心学的冲击,朱子学阵营也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其中以章懋为代表的明中叶朱子学在与心学相争辩的过程中,既捍卫了朱子学,又对明代中晚期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知识型员工是国有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主观幸福感,可以作为衡量知识型员工幸福与否的主要标准,可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