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试验通过增液承气汤、番泻叶代茶饮、针灸治疗三种通腑法来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便秘,观察比较各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VAS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变化和有效率。分析比较三种通腑法对于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便秘的疗效和疗效差异,以及对于此类患者疼痛的缓解和胸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期待本研究为通腑法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通腑法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骨科2019年09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便秘的患者共66例。根据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将符合的病例随机分为A組、B组、C组,三组患者均尚未进行手术治疗。A组患者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B组患者采用番泻叶代茶饮治疗;C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记录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VAS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以及首次通便时间。将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各22人,其中A组脱落1例,B组脱落2例,C组脱落2例,实际样本量61例。治疗前将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等进行组内和组间的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日后疗效比较情况如下:(1)各组组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为,A组积分差均值为16.95±2.80,B组积分差均值为13.50±3.78,C组积分差均值为15.10±2.86,三组组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均显著(P<0.05);可见三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状况。此外各组组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三组治疗能有效缓解和改善骨折所带来的疼痛和腰椎功能性改变。(2)首次排便时间:A组5.12±1.24h,B组3.08±0.78h,C组3.70±0.77h,经统计学分析,三组首次排便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与B、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番泻叶代茶饮和针灸治疗在加快首次通便时间方面较增液承气汤治疗效果更明显。(3)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差:三组患者积分差均值分别为:A组16.95±2.80,B组10.08±3.78,C组13.20±2.86。经统计学分析,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各组互相间亦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种治疗在改善便秘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方面,增液承气汤效果最佳,针灸治疗次之,番泻叶代茶饮较前两者效果欠佳。(4)VAS评分: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均值为:A 组 1.67±0.73;B 组1.50±0.69;C 组 1.90±0.85,P=0.2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治疗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5)腰椎JOA评分:各组治疗前后腰椎JOA 评分差均值为:A 组 4.43±1.63;B 组 1.75±1.02;C 组 3.95±1.64,P<0.001,经统计分析三组差异显著。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A、C两组与B组相比,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两组间比较,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方面,A、C两组治疗方案效果更佳,B组较另两组相比欠佳,而A、C两组间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6)有效率:三组有效率分别为:A组95.24%,B组75.00%,C组90.00%,经统计学分析三组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组与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总有效率方面,增液承气汤有效率最高,针灸治疗次之,番泻叶代茶饮治疗有效率相对较低。结论:通腑法能有效改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便秘症状,其中在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方面,番泻叶代茶饮和针灸治疗效果更佳;便秘症状的改善及有效率方面,增液承气汤效果最好。此外,研究还发现通腑法在缓解和改善因骨折导致的腰椎疼痛和功能性损伤方面有着积极和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