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挤流延、同步热处理及单向拉伸技术制备PP/PE/PP复合微孔隔膜的基础研究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低闭孔温度和高热收缩变形温度的 PP/PE/PP复合微孔膜可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开发共挤流延、同步热处理和单向拉伸制备 PP/PE/PP复合微孔膜技术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加入共混改性剂调节PP树脂的冷却结晶行为,研究共混改性剂组成、用量对PP流延基膜取向片晶结构和硬弹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流延工艺条件对流延基膜取向片晶结构和硬弹性能的影响。期望通过研究能够将制备硬弹性PP流延基膜的流延温度和热处理温度降低到与制备硬弹性聚乙烯流延基膜的条件相一致,从而解决共挤流延、同步热处理及单向拉伸制备 PP/PE/PP复合微孔膜的关键问题,为开发PP/PE/PP复合微孔膜制备新工艺奠定基础。  研究发现,将少量无规立构PP与PP共混有利于高牵伸比下分子链取向结晶,从而提高晶区和非晶区的取向程度,获得较为完善的取向片晶结构,热处理后流延基膜取向片晶结构的改善效果也更加明显。含2%无规立构 PP的流延基膜在120℃热处理后其取向片晶结构参数及弹性回复率与未改性 PP流延基膜在145℃热处理后的相关参数相当。将少量无规共聚PP与PP共混后流延基膜的结晶度和晶片厚度变化不大,但是晶区和非晶区取向程度有明显提高。提高无规共聚PP中乙烯含量及分子量时,流延基膜中晶区取向效果更加明显。  在无规立构PP与PP共混改性树脂的流延制膜过程中,熔体牵伸比对流延基膜的取向片晶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随牵伸比增加,晶区和非晶区取向程度明显增加;与改变熔体牵伸比相比,流延辊温度对流延基膜片晶厚度的影响较为明显,流延辊温度越高,片晶厚度越大,结晶度越高。在对共混改性流延基膜的拉伸成孔过程中,冷拉倍率比冷拉速率和热拉温度对微孔膜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更大,在优化拉伸条件下制得的微孔膜孔隙率达40%以上,Gurley值为304s。  将制备的 PP/PE/PP微孔膜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及容量与使用现有工业隔膜产品的电池相当,且在温度达到130℃时复合微孔膜开始闭孔,电池断路;当温度达到170℃时复合微孔膜破裂,电池出现短路;PP/PE/PP微孔膜作为隔膜制备的电池显示出较好的安全保护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对纳米氧化铈、氧化铝/氧化硅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抛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纳米Ce02粉体,通过XRD, TEM, SEM,TOF-SIMS等分析,表明所得Ce02粒子为立
作为太阳能背板材料的PVDF拥有优异的耐候性、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但由于PVDF薄膜表面亲水性差,与其他材料之间的粘结性能较差,使得背板膜在户外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脱落
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纳米纤维较容易且直接的一种方法。核壳结构纤维是纳米纤维中常见的一种,一般是由2种或2种以上聚合物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不同的物质组成构成了
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常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材料之一。通过单向拉伸工艺制备 HDPE微孔膜相对于热致相分离工艺具有更大优势。制备具有完善取向片晶结构的硬弹性流延基膜
金属盐、单金属及合金材料是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催化剂容易烧结,催化活性大大降低。纳米金属和合金的工业应用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其热稳定性及高温烧结行为。目前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