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白花基因CCD4不同拷贝的功能分化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uangjia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胡萝卜素是以异戊二烯为骨架的C40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植物叶片、花和果实中,呈现红色、橙色和黄色。黄花甘蓝型油菜是由于花瓣中积累了大量的紫黄质和叶黄素,同时含有少量的新黄质、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等。甘蓝型油菜C3染色体上的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4基因(BnaC3CCD4)的突变使花色由野生型的白色突变为常见的黄色,同时它还包括其它三个CCD4拷贝(BnaA1CCD4、BnaA8CCD4和BnaC3CCD4)。其中BnaC3CCD4主要在花瓣中表达,其它的3个拷贝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CCD4基因对类胡萝卜素类型和氧化裂解双键的位置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尽管甘蓝型油菜的四个CCD4拷贝在表达部位上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但是在酶活功能上是否存在分化还未见报道,另外拟南芥CCD4(AtCCD4)和不同甘蓝型油菜CCD4(BnaCCD4)之间是否存在分化也未知。本文对拟南芥、白菜、甘蓝、甘蓝型油菜CCD4在基因组中的共线性以及它们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序列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将BnaCCD4及AtCCD4在拟南芥ccd4突变体和黄花油菜甲9707中进行功能互补试验,来探究它们之间可能的酶活功能变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蓝型油菜BnaCCD4基因的拷贝数与进化分析:由于芸薹属祖先种基因组的三倍化,同源CCD4基因组区域在芸薹属中具有三次重复。在随后二倍化形成白菜和甘蓝过程中,染色体的重排导致了白菜A3和甘蓝C7染色体上CCD4基因发生了丢失。最终,在白菜和甘蓝杂交形成的复合种甘蓝型油菜中出现了4个CCD4拷贝。进化树分析显示,四个BnaCCD4基因和来源于白菜的两个BraCCD4基因以及甘蓝的两个BolCCD4基因,构成了四个直系同源基因对。BnaA1CCD4、BnaC1CCD4、BraA1CCD4、BolC1CCD4分在了第一组,BnaA8CCD4、BnaC3CCD4、BraA8CCD4、BolC3CCD4分在了第二组。序列分析表明,分在第一组的两个BnaCCD4相似性为97%,分在第二组的两个BnaCCD4相似性也为97%。但是第一组和第二组的BnaCCD4相似性最高仅有88%。2.甘蓝型油菜CCD4蛋白结构分析:对AtCCD4和4个BnaCCD4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它们在N端引导肽序列的保守性较差。对影响CCD4酶活的关键氨基酸位点进行分析,4个组氨酸,3个谷氨酸或天冬氨酸以及3个苯丙氨酸或异亮氨酸在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中均保守,但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利用SWISS-MODEL同源建模对它们的蛋白3D结构进行预测,表明它们均具有CCDs家族蛋白普遍存在的由β-折叠形成7个β-螺旋桨域和顶端由4个α-螺旋形成的α-螺旋域,这表明5个CCD4都具有裂解酶活性。但是在空间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3.AtCCD4和BnaCCD4基因互补拟南芥ccd4突变体分析:在衰老的拟南芥叶片中AtCCD4能使ccd4突变体的类胡萝卜素总量下降至野生型的水平,4个BnaCCD4使ccd4突变体的类胡萝卜素总量显著下降但未达到野生型水平,表明在衰老的拟南芥叶片中,AtCCD4在酶活上强于BnaCCD4。在ccd4突变体的种子中AtCCD4、BnaC1CCD4、BnaC3CCD4和BnaA8CCD4均能使种子中类胡萝卜素总量以及其主要组分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下降至野生型水平,但是BnaA1CCD4不能使ccd4突变体种子中类胡萝卜素总量以及其主要组分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下降至野生型水平,表明在拟南芥种子中,BnaA1CCD4的酶活弱于其他几个CCD4。4.AtCCD4和甘蓝型BnaCCD4在油菜花瓣中酶活的初步分析:用BnaC3CCD4花瓣特异性启动子在甘蓝型黄花品系甲9709中表达AtCCD4和4个BnaCCD4基因。观察转基因植株花瓣的颜色发现BnaA1CCD4和BnaC1CCD4只能使油菜花瓣的颜色由纯黄变为浅黄,而BnaA8CCD4、BnaC3CCD4以及AtCCD4均能使油菜花瓣的颜色由纯黄变为纯白。以上结果表明AtCCD4和不同BnaCCD4之间酶活存在差异。根据其在花瓣中差异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BnaA1CCD4和BnaC1CCD4酶活相似,BnaA1CCD4可能比BnaC1CCD4活性更弱;另外一组BnaA8CCD4、BnaC3CCD4和AtCCD4酶活相似。
其他文献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与工业原料,是我国种植面积与总产最大的作物。大刍草被成功驯化成玉米大约发生在7000到1万年之前。玉米与其野生近缘种相比在籽粒产量与株型方面变异巨大。解析玉米与大刍草基因组表达变异,是解析玉米驯化分子机制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为进一步挖掘玉米野生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大刍草(Teosinate;X26-4;收录序号:PI 566686;Zea mays ssp.mexica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早中期KOA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作为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的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KOA的治疗中,但中成药的使用存在对病不对证、联合用药不当等诸多问题。本文将治疗KOA的中成药按其功效分为活血止痛类、清热祛湿类
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主要食物来源。然而,水稻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贮藏条件、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会严重降低种子活力及稻谷品质,影响水稻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贮备。因此种子耐贮藏性是一种重要的农艺性状和商品特性,提高种子耐贮藏性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一套以粳稻日本晴的片段为供体覆盖籼稻珍汕97B全基因组的导入系群体扫描水稻种子耐贮藏性QTLs。针对第4染色体上的效
水稻(Oryza sativa)既是一种单子叶模式植物,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怎样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是人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基因编辑技术开辟了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为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CRISPR/Cas9技术可以在DNA的特异位点造成双链断裂,再由细胞内的同源重组或非同源末端连接对DNA进行修复,非同源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造成基因突变。该技术具有使用简便、编辑效率高
危险病原在全球的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给经济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尽管近年来国家在疾病预防和诊断技术上投入逐步加大,但是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是繁琐和昂贵,有些疾病在症状不明显的早期还缺乏有效诊断方法。本研究以危险病原中的病毒为研究对象,构建针对病毒检测的现场检测技术,简单快速,高灵敏,高通量。酿酒酵母Sup35朊蛋白能够自组装行成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线,纳米线具有比表面积大和物化稳定性良好等
采用低粘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对鱼油进行包埋,制备得到了自乳化鱼油微胶囊产品。将鱼油粉末化,不仅能抑制鱼油氧化,延长货架期,而且便于鱼油的使用、运输、贮藏,还确保了鱼油的保健功能不丧失,有利于开发新型产品。本课题组前期已通过壁材筛选、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了包埋鱼油的最佳壁材配方和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本课题是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鱼油微胶囊,并运用现代分析技
黄龙病是造成柑橘减产的重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柑橘产业的未来,现在还没有有效的防控办法。为探究拮抗菌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效果,本研究进行了拮抗菌的分离、鉴定,研究其最佳发酵条件,并通过PCR克隆测序对其含有的抗生素合成基因进行了扩增验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对柑橘黄龙病的促生效果与抗病机理,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开展了菌株的分离纯化,经结晶紫染色在显微镜油镜下观察,菌体呈椭圆形,短杆状,且革兰氏染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我国重要的毁灭性果蔬害虫,取食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繁殖力强,防治困难。桔小实蝇成虫羽化后需取食才能完成生殖成熟,进而交配产卵。因此研究桔小实蝇雌虫生殖发育分子机理,不仅可以为丰富和完善昆虫生殖调控机制提供新线索,而且为桔小实蝇高效、简便和可持续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从我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桔小实蝇雌虫转录组文库中鉴定得到了6个在初
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入侵是当今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也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威胁。外来物种在其入侵范围内的扩散和危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的影响。但是,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主要关注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而关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来源的植物与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针对以上研究热点,我们希望通过模拟增温和添加不同来源天敌的栽培实验,对进化起源相似(同属起
柑橘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其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柑橘中含有丰富的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共同构成柑橘的营养、色泽、风味等品质,因此研究代谢通路及其调控可以为改善品质奠定理论基础。CsAGL6属于MADS-box家族与花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CsPIFL则属于bHLH家族中与光敏色素互作的转录因子,目前对这两个转录因子在植物中初生及次生代谢路径上的调控功能未见报道。因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