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基因VDAG9119和VdIsc1的功能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 Kleb)。大丽轮枝菌可形成微菌核,长期存留于土壤中,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并从植物根部侵染,通过维管束发展到植物全身。Leucine-rich repeat(LRR)蛋白包含一段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发现于酵母,果蝇,人类等物种中,已被证明对蛋白质互作起到调节作用,目前对大丽轮枝菌中LRR蛋白研究及致病机制研究很少。本研究首先通过大丽轮枝菌V991菌株全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得到10个编码LRR蛋白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蛋白结构预测、LRR蛋白分类及其在真菌中的保守性分析。10个基因中有8个是LRR蛋白的候选蛋白,SiginalP分析发现所有蛋白N端均不包含经典的信号肽,但是Secretome分析发现VDAG09119T0、VDAG01074T0和VDAG07522T0可能为非经典分泌蛋白,这些LRR蛋白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别,RI类的LRR蛋白在真菌中非常保守。我们选择基因VDGA9119做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首先对VDAG09119基因进行克隆;利用RT-PCR技术发现VDAG09119基因在侵染阶段在24h到96h呈下调表达;构建VDGA9119基因敲除载体和基因回补载体,利用黄萎菌遗传转化得到敲除突变体菌株ΔLRR1-7,ΔLRR1-10和回补突变体菌株EctΔLRR-B、EctΔ LRR-D;对生长速率、菌落和孢子形态测量和观察后发现缺失VDGA9119基因对菌株的生长及形态没有影响。侵染棉花与烟草结果发现:野生型菌株和回补菌株接种植株发病严重,但敲除菌株接种植株的发病较轻,敲除基因突变体菌株的致病能力下降;对烟草根部侵染实验发现:敲除菌株能增加植物根部胼胝质沉积和提高防卫基因表达,上述结果初步判断编码重复序列LRR蛋白的VDAG09119基因影响了大丽轮枝菌的致病性和植物免疫反应。由于异分支酸可以被异分支酸水解酶水解,而异分支酸又是植物中水杨酸的重要合成原料之一。为了探究大丽轮枝菌中异分支酸水解酶基因,我们进行了基因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找到了在大丽轮枝菌中编码异分支酸水解酶VdIsc1基因,与已知的异分支酸水解酶基因序列比对后发现,VdIsc1/基因含有高度保守氨基酸残基,保守的二级结构和保守的催化残基。为了探索VdIsc1基因是否影响异分支酸水解酶的活性,我们测量VdIsc1和VdIsc1A3 340nm的吸光度和DDHB含量得出VdIsc1基因提高了异分支酸水解酶的活性,并且该基因中催化残基对影响异分支酸水解酶有关键性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VdIsc1在大丽轮枝菌中的毒性作用,将Δ1-12、△1-12VdIsc1和△1-12VdIsc1ΔNt接种棉花发现VdIsc1基因能帮助病原菌侵染棉花,并且该基因的N端在侵染病原菌过程中起到转运的作用。植物中表达VdIsc1和VdIsc1ΔNt后接种辣椒疫霉发现VdIsc1抑制了植物的免疫反应,同时测量了 SA的含量和PR1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可得,异分支酸水解酶VdIsc1基因影响了水杨酸的合成和PR1基因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美国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穿刺
目的:试论临床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利用ROC曲线评价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选于2013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0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410个甲状腺结节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接收的72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治疗
烤烟新品种──龙烟851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第三次会议于1993年未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并对引入的“温德尔”品种通过审定,命名为龙烟851品种。该品种由黑龙江省烟草公司1984年从加拿
目的:分析308n m准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疗白癜风疗效.方法:以我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白癜风患者59例为观察对象,针对患者皮损位置,给予308m 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观察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显微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9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显微镜组各4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高位精索静脉结扎术和
  为了开发新的昆虫病原线虫资源,促进线虫在生防中的应用,推动线虫共生菌等相关研究的开展,弄清昆虫病原线虫在辽宁地区的分布规律,本研究对辽宁地区斯氏线虫科和异小杆线虫科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通过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以持久性方式传播,为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等的病原。RBSDV基因组由10
目的:对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2种氨氯地平药物的疗效和经济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患者48例(2014年5月—2018年2月期间),随机数字法分为两
目的:超声诊断应用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30例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间前来诊断的孕妇,分析胎儿畸形发生率以及诊断误诊率.结果:经超声诊断的误诊率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