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联合疗法被证实能够更有效的抑制癌症,它不仅能解决单一疗法存在的不足,还能在各个疗法之间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增强抗癌效果。本工作中,我们合成中空介孔MnO2纳米球(H-M-pp),并以其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完成药物负载、体内运输及靶向给药,从而实现多种疗法联合治疗癌症的策略。本文第二章以H-M-pp为载体,在改善肿瘤乏氧环境的同时结合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化学疗法(Chemotherapy)、基因疗法(Gene therapy)与免疫疗法(Immunotherapy)“五效合一”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先进行光敏剂Ce6和化学药物DOX的负载,利用高浓度浸泡原理使药物通过二氧化锰表面的介孔进入中空腔内。接着利用EDC和NHS活化5’修饰有-NH2基团的三种寡核苷酸链,利用酰胺反应与表面有-COOH基团的二氧化锰纳米球相连接,合成H-M-pp/C&D+3纳米粒子。三种寡核苷酸链分别是:可靶向A549细胞的适配体Aptamer-S6、能够抑制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单链RNA miR-145以及对免疫细胞有激活作用的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同时,在二氧化锰纳米粒子表面连接寡核苷酸序列还能提高其在生物体中的稳定性。基于靶向A549细胞对肿瘤进行荧光标定及“五效合一”全方位治疗的二氧化锰纳米平台,实现了诊疗一体化的协同治疗。光动力学疗法由于要用到外加激光光源,限制了其只能对局部浅表层的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何将光动力学疗法应用到深层肿瘤并发挥其优异的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在先前的研究报道中,利用化学发光物质提供化学能活化光敏剂从而免除外加激光照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第三章仍以中空介孔MnO2纳米球为载体,构建基于引发级联生物正交反应的新型治疗策略。MnO2纳米球的中空腔体中负载化学发光物质过氧草酸(CPPO)和光敏剂Ce6,再利用酰胺反应与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连接形成H-M-pp/C&C+GOx纳米粒子。在进入肿瘤细胞后,纳米粒子表面的GOx消耗细胞内的葡萄糖产生H2O2并对二氧化锰纳米球的反应裂解提供正向引导,同时二氧化锰纳米球分解释放负载药物,并产生氧气增强光动力治疗的疗效,CPPO与H2O2反应产生化学能活化Ce6将O2转化为ROS对细胞产生毒性。其中进行光动力治疗和饥饿疗法的反应中所需的O2和H2O2能原位循环产生,无需依赖载药纳米粒子的携带,并且各个反应之间都起着正向促进作用,从而能够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