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洱在小说文本的思想探索、文体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使其在新生代作家中显得卓尔不群。他的创作多以知识分子为视角,将都市校园内学院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放大,在平静、理性的叙述中透露出其对知识分子身份的独特思考,与此同时,他还将视野触及到历史变革中的知识分子和乡村场域内的政治斗争。在文体上,他注重互文性,善于在文本中插入虚构的文献以曲折情节,甚至糅合神话故事与现实世界而将之挫于笔端。本论文聚焦李洱在写作场域中的掘进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精进的叙事策略,进而结合新世纪文学写作语境,试图概括李洱小说创作过程中不断演进且渐趋体系的审美追求。本论文从写作场域的转换、叙事策略、美学追求三个方面对李洱小说进行分析研究。李洱小说写作场域的掘进包括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历史场域主要分析李洱文本中历史真实与虚构的问题,现实场域主要分析女性脱离了传统家庭身份后在社会中的价值作用,未来场域讨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滑坡及其产生的效应;从百科全书式的文本容量、反讽的叙事张力、隐喻的多元叙事三个方面对叙事策略进行分析,李洱将叙事策略和对现实的思考巧妙融合,以求作品更深入地展现其现实意义;李洱的短篇小说多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扎根于“日常生活”,这与新世纪文学标举生活现代性的创作特征不谋而合,逐渐形成了其“午后的诗学”。李洱在叙述中将知识分子还原到日常生活中,不但探究知识分子的个体存在意义,而且更深入地探寻日常生活中的诗学意义。本论文主要运用综合归纳法、以李洱长篇小说创作为主线对其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比较分析法对李洱个别鲜少被研究的作品进行深入解读,从而完成对李洱小说创作的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