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ERK/p90RSK通路探讨铅引起的大鼠海马炎症反应,以及PAS-Na的干预作用。期望能够为进一步阐明铅神经毒作用机制以及PAS-Na治疗对于铅中毒机制的保护作用提供新的证据。【方法】将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染铅组、低、中、高PAS-Na(L-、M-、H-PAS)治疗组、PAS-Na对照组,每组12只。染铅组、L-、M-、H-PAS治疗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ERK/p90RSK通路探讨铅引起的大鼠海马炎症反应,以及PAS-Na的干预作用。期望能够为进一步阐明铅神经毒作用机制以及PAS-Na治疗对于铅中毒机制的保护作用提供新的证据。【方法】将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染铅组、低、中、高PAS-Na(L-、M-、H-PAS)治疗组、PAS-Na对照组,每组12只。染铅组、L-、M-、H-PAS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ip)(CH3COO)2Pb·3H2O 6 mg/kg,,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正常对照组、PAS-Na对照组ip等容量生理盐水。然后PAS-Na对照组、L-、M-、H-PAS治疗组分别背部皮下注射(sc)300、100、200、300 mg/kg PAS-Na,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3周。正常对照组、染铅组背部sc等容量生理盐水。测定指标:(1)生长发育水平:每周安排同一时段给大鼠称量体重。待实验结束,麻醉、处死大鼠,摘取睾丸、脾脏、肝脏、肾脏等称重,用于计算脏器系数比;(2)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在动物处死前6天,对所有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以检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3)病理切片观察铅致海马损伤程度及PAS-Na的治疗效果;(4)Western-blot实验测定脑组织ERK1/2、P90RSK、NF-κB p65等相关蛋白表达量(5)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脑组织炎症因子IL-6、IL-1β含量。【结果】(1)大鼠生长发育情况:各实验组初始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染铅后第1周至第4周,各组体重均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但染铅组体重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体重(P0.05)。L-、M-、H-PAS治疗组体重比染铅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大鼠肝、肾、睾丸、脾脏系数情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染铅组肝系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染铅组比较,M-PAS治疗组肝系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各组逃避潜伏期均有所波动,整体呈缩短趋势。其中,染铅组第1天、第2天逃避潜伏期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铅组平均游泳路程在测试的第2天、第5天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光镜下大鼠海马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光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神经细胞、小胶质细胞大小、形态结构均正常,CA2区椎体细胞紧密整齐排列,细胞数目、大小、形态均正常,组织细胞整体着色均匀;染铅组大鼠海马CA2区椎体细胞紊乱排列,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组织细胞整体着色较深,核固缩出现梭形、三角形等不规则形细胞核,异染色质增多,呈现嗜碱性深染。不同剂量PAS-Na治疗组大鼠同染铅组大鼠比较,病理变化明显较轻。(5)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染铅组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染铅可引起大鼠体重减轻,并对大鼠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2)铅暴露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经过PAS-Na治疗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3)染铅可造成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性损伤,PAS-Na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4)染铅可造成大鼠海马组织ERK/p90RSK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而PAS-Na对此改变有一定的拮抗作用。(5)染铅引起大鼠海马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且PAS-Na对海马炎症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介导的自噬流异常在可溶性尿酸(uric acid,UA)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可溶性尿酸溶液刺激HK-2细胞24h后,RT-q PCR检测MCP-1的m 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MCP-1的蛋白表达情况;细胞内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
研究背景:脓毒性休克是常见的急危重症病,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心脏是常累及的器官。糖皮质激素作为临床常用的药物,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治疗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指南推荐临床医师使用低剂量的氢化可的松,为了探索糖皮质激素对脓毒性休克早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我们开展了本研究。研究目的:探讨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性休克早期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具体机制。研究方法:(1)将雄性健康SD大鼠72只,按照
第一部分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对TCR-β-/-基因敲除小鼠γδT细胞的影响目的研究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对TCR-β-/-基因敲除小鼠γδT细胞亚型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SPF级雄性TCR-β-/-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20只每组。分别是:生理盐水雾化对照组(A组)、母牛分枝杆菌雾化组(B组)。两组小鼠分别放于密闭的雾化器内,分别予生理盐水、母牛分枝杆菌雾化。雾化时,B组将1支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注射
目的:探讨CD36-rs1722505位点基因多态性在广西壮族及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纳入人群均为长期居住及生活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壮族人群其父母均为壮族,汉族人群其父母均为汉族,且之间无血缘关系的个体。收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者71例,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光滑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BECN1基因沉默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自噬活性变化,探讨自噬对三阴性乳腺癌多西他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1、根据Genbank提供的BECN1的c 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三条针对BECN1基因的si RNA并包装成sh RNA慢病毒(LV-sh RNA-BECN1)和阴性对照慢病毒(LV-sh RNA-NC);2、利用慢病毒感染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建立稳
目的:观察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亢治疗前后的精液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探讨甲亢疾病本身及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为男性甲亢患者临床优生优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接受抗甲状腺药治疗的男性甲亢患者12例作为甲亢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男性4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成人喉乳头状瘤未恶变、喉乳头状瘤恶变为喉鳞状细胞癌的过程中不同时期HPV、p53基因的改变,从而分析HPV及p53与成人喉乳头状瘤的恶变是否存在相关性,旨在为成人喉乳头状瘤恶变的早期诊断、预防及随访提供相关信息。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20年4月间,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手术后病理确诊为喉乳头状瘤及从喉乳头状瘤恶变为喉鳞状细胞癌,
目的:1.探讨鼻咽癌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其临床价值。2.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鼻咽癌预后评估的可行性。3.探讨超声造影在鼻咽癌放化疗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6例鼻咽癌(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观察并记录常规超声的表现和超声造影时鼻咽部肿瘤的增强特征,绘制时间—强度(TIC)曲线并分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基于相干局部一致性(coherence-based regional homogeneity,Cohe-ReHo)方法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大脑神经元活动的同步性改变,探索疾病状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氧化锆植体系统在口腔内行使功能1年以上的文献,对氧化锆种植体及其植体设计类型、负重时机等因素造成临床存留率(Survival rate)和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确定中文关键词为“牙种植体”、“口腔种植体”、“氧化锆种植体”、“陶瓷种植体”,英文关键词为“dental impl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