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具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提供物质基础的重大意义。近年来,张家界市慈利县大力发展农村产业,虽然农村产业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距离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正是由此,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的成效评估与政策优化,进而助推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在构建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TOPSIS法对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进行了实证评估,基于时间演变分析视角研究了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的时间演变规律与特征,并基于横向比较分析视角研究了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在省内产值相近县区所处水平,且进一步运用OLS方法对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拟合回归分析,进而探索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与影响因素的拟合变动趋势。同时,结合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探讨了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存在的不足及典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性地提出了新时期助推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的模式、思路与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应用构建的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实证评估,从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评估水平整体上看,2011-2020年间,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从2011年的0.0156上升到2020年的0.9046,十年间共增长0.8890;从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评估准则层得分来看,2011—2020年间,生产条件准则层综合得分增长0.6956,产业企业准则层综合得分增长1.0000,产业规模准则层综合得分增长1.0000,产业关联准则层综合得分增长0.7651;从横向比较分析来看(与省内产值相近的7个县区相比较),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为0.4155(排名第5);其中生产条件准则层成效评估得分为0.6145(排名第5),产业企业准则层成效评估得分为0.6079(排名第1),产业规模准则层成效评估得分为0.1347(排名第7),产业关联准则层成效评估得分为0.3546(排名第4)。(2)运用OLS法对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与影响因素进行拟合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与所选取的耕地资源面积、农村人口等5个影响因素均呈正相关关系,具体来看:若耕地资源面积每变化提高1个百分点,将会引起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变动提高0.0870个百分点;若农村人口每提高1个百分点,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0.0370个百分点;若农业机械总动力每提高1个百分点,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将提高0.0170个百分点;若省市级龙头企业每提高1个百分点,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将提高0.1430个百分点;若旅游总收入每提高1个百分点,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将提高0.0700个百分点。(3)通过上述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成效评估及与影响因素的拟合回归变动趋势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发现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中仍存在龙头企业优势不足、三产融合力度较弱、农业资金支持力度较小等不足之处,进一步结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存在农村经营主体发展缓慢、缺乏资金、知名品牌和人才等典型问题,其成因主要有管理者服务意识弱化、农民参与能力不足、技术引进速度缓慢和专业技能人才缺乏。(4)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提出新时期加快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应当采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政策建议,旨在为慈利县农村产业振兴及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