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脉胶囊对动脉硬化大鼠血脂和炎性机制影响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8058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复合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粘附因子(VCAM-1),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的影响,以及NF-kB在动脉硬化斑块局部的浓度,从降脂、抗炎及对NF-kB信号通路影响的角度探讨康脉胶囊对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饮食)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采用高脂饮食+维生素D3腹腔注射+丙基硫氧嘧啶(灌胃)+免疫损伤法+FeS04(加入饮水)复合方法制作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1个月后50只大鼠随机分入病理模型组(未治疗)、康脉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通塞脉片治疗组,每组10只;各组继续高脂饮食并开始给药:康脉胶囊高剂量组:3.12粒/Kg,中剂量组1.56粒/Kg,低剂量组0.78粒/Kg,通塞脉片组:1.56片/Kg,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ml/Kg灌胃,每日一次。正常组及模型组:仅用生理盐水10ml/Kg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给药21天后,所有动物均处死取材。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形态学改变,全自动生化仪直接检测血脂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给药前后血清TNF-α、白介素-10(IL-10),ox-LDL.粘附因子(VCAM-1)的浓度;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病变组织中NF-kB P65的表达。结果:1、通过病理检测证实了该动物模型的建立成功。2、康脉胶囊治疗组能明显减轻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降低主动脉血管内膜厚度,增加中膜厚度,与病理模型组相比,康脉胶囊高中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通塞脉片组比较(P<0.01)。3、病理模型组血清CHO、LDL和HDL水平明显升高,康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通塞脉片组均能使之明显降低,与病理模型组相比(P<0.01)。4、与病理模型组相比,康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血清TNF-α、 Ox-LDL、VCAM-1,升高血清IL-10(P<0.01);康脉胶囊高剂量组与通塞脉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5、与病理模型组比较,康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通塞脉片组NF-kB P65的水平较明显降低(P<0.01);康脉胶囊高剂量组与通塞脉片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1、本实验通过改良建立了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可以进行相关炎症标志物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判断。2、康脉胶囊能够降低血清脂质、降低血清致炎因子TNF-α、Ox-LDL、 VCAM-1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10浓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3、动脉硬化斑块处NF-kB的水平上调,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康脉胶囊可通过降低NF-kB蛋白在病变组织的表达,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方及其拆方对超促排卵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小鼠50只随机均分成五组:正常组(N)、COH模型组(M)、补肾组(BS)、活血组(HX)以及补肾安胎
针对惯导组件输出脉冲检测系统测量范围小、稳定性和可靠性低、数据处理和存储时系统功耗急剧增加的缺点,设计了一种高速的惯导组件的计算机检测系统.该系统以Atmega128单片机和FPGA为核心,对惯导组件输出的12路脉冲每20 ms进行一次采集,利用单片机对采集上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把处理完成的数据从串口输出到测控计算机,进行实时显示和存储,实现了对1 Hz~1.636 MHz之间信号频率的测量,满足测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力能源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具备了更高的参与性,能够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可靠与高效,对于各行业经济发展而言意义与价值巨大。而在电力系统运行中,
我国地域辽阔且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我国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矿产行业已经发展成了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矿产资源在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
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的进一步深入,水害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财产上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直接威胁到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该文通过对露天矿区矿井水害进行分析,并针对水害
以大型交通枢纽为评价主体,从交通结构,枢纽基础设施、道路管理、规划结构角度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和模糊评价算法建立评估决策模型,评价其在功能需求、社会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