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引言部分介绍了贸易与环境问题出现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构造了封闭经济中产出与环境的静态模型,同时引入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动态模型,对这两个模型的深入分析探讨,指出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关键在拥有强大的制度能力。
第二章从封闭经济过渡到开放经济。应用图形模型,分析了贸易、贸易政策,环境、环境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福利影响、环境与贸易政策的调整等等。这些分析最基本的结论是: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必须相互配合。
第三章遵循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切入点,进一步梳理了相互关系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竞争力问题;贸易相关的环境标准(市场准入或市场机会问题);应用贸易手段达到国际环境目的;贸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第四章详细考察了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历史、现实和前景,尤其是指出了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同时对相关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考察,包括PPP(污染者付费)、生产和工艺方法(PPM)、科学与预防原则和开放性等。
第五章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重回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反思,指出其不足,并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做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制度优势相互层进的关系。
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与第一章的结论相契合。也就是说,封闭经济在引入国际贸易之后,要协调好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对一个社会的制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贸易与环境的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经济与环境的问题。那么政策含义不言自明: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过程中,根本上是要进行自身的制度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