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热冬冷地区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来说,属于非集中供暖地区。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开始对采暖有了需求[1]。因此,该地区出现了采暖模式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如何解决采暖能耗的增加与人们对室内热舒适要求逐渐提高的冲突呢?选择一种最佳的采暖方式是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在选择采暖模式时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该地区采暖模式种类繁多,究竟哪几种采暖模式作为比较对象呢?第二个问题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居民所适应的室内舒适温度范围不一样,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如何选取?第三个问题是影响采暖模式的选择因素很多,各种因素又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如何统一评价指标,得出综合评价值?[2]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选取夏热冬冷地区四个典型城市:成都、武汉、南昌和合肥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测试,住宅小区的样本数量多达474个,获得了第一手大样本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出该地区最常用的四种采暖方式依次为:普通双制式分体空调、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水源热泵和户式燃气壁挂炉。并以此四种采暖模式作为综合评价对象。该论文关于室内设计温度的确定,对四个城市共计253户家庭,采取问卷调研和客观测试的方法,获得有效样本数据244份。调研问卷以Fanger教授的七级热感觉标尺进行主观评价,并且通过客观测试室内的温湿度、风速、壁面温度计算理论PMV。运用统计学分析法对调研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然后根据ISO7730标准和我国热舒适性标准《中等热环境PMV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3]对室内舒适温度进行界定,得出室内的中性温度和室内设计温度。本着节能的原则考虑,要求冬季室内环境选在满足舒适条件下偏冷。因此本论文中根据ISO7730国家标准推荐值选取温度下限14.83℃作为采暖室内设计温度。第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进行评价。首先拟建目标建筑,利用DeST-h动态负荷计算软件计算出采暖季的逐时负荷变化。然后分别从能耗、经济和环境影响三方面进行主要采暖模式的计算比较,并作为综合评价的三个指标;最后确定出综合优度。根据模糊综合模糊评判结果,四个城市的综合优度排名相同,依由高到低依次为:热电联产>地下水源热泵>户式燃气壁挂炉>普通双制式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