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市初中阶段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其习惯养成标准的初探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的方法,以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理论为指导,就北京市初中阶段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初中阶段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标准,使得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更好的结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个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校内,学生基本能够满足一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但有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被动体育;在校外,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能满足每天锻炼一小时。 2、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业负担的加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渐减少,其中女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于男生,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3、大多数初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模糊,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是影响初中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 4、在初中阶段,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初步具有了体育锻炼习惯,大部分的学生尚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兴趣和爱好。 5、根据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理论、养成教育的特点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水平目标的要求,从个体行为、个体认知、个体的运动技能、个体行为技巧四个纬度制订了初中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标准。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总结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双分”教学模式。为进一步证实本文提出的"双分"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本研
“爱是教育的工作,又是教育的尺度。”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的高尚品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要关爱学生。爱学生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理解学生
期刊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体育法》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新疆少数民族体质调研组,2002年4月至7月间,按照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要求,对新疆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进行抽样调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