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2>O<,3>磁性纳米微球联合磁流体热疗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Mn<,1-x>Zn<,x>Fe<,2>O<,4>(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粒子(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表征;②As<,2>O<,3>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工艺及特性检测;③As<,2>O<,3>磁性纳米微球联合磁流体热疗靶向治疗宫颈癌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方法①采用改良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Mn<,1-x>Zn<,x>Fe<,2>O<,4>磁性纳米粒子,用电镜、XRD及热分析系统等进行表征.②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用能谱仪、电镜、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仪和动力渗析系统等进行特性研究;③用MTT、电镜、流式细胞仪、能谱等技术观察As<,2>O<,3>磁性纳米微球对SiHa细胞(人宫颈鳞癌)的作用;并建立裸鼠人宫颈癌移植瘤模型,用As<,2>O<,3>纳米微球、磁性纳米微球、As<,2>O<,3>磁性纳米微球局注入肿瘤细胞接种处,加高频交变磁场照射治疗3次后第45天实验结束,分析比较三个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的延迟出瘤时间、肿瘤体积和质量抑制率、肝功和肾功情况及肿瘤、瘤周和内脏组织学的改变.结果①制备所得Mn<,1-x>Zn<,x>Fe<,2>O<,4>粒径约50nm,磁响应性较好.XRD谱图检索数据库证明为锰锌铁氧体.用作微球载体的Mn<,0.4>Zn<,0.6>Fe<,2>O<,4>的居里温度为105.407℃,其不同浓度的磁流体在高频交变磁场下可升温至43℃-47℃并保持不变.②As<,2>O<,3>磁性纳米微球粒径为190nm±50nm,其中含As2O30.65989±0.4μg/mg、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粒子69.57027±0.3μg/mg,缓释性好.③在高频交变磁场下,As<,2>O<,3>磁性纳米微球对人宫颈癌细胞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该组细胞的存活率(42.74﹪)明显低于游离As<,2>O<,3>组(77.77﹪,P<0.001)、As<,2>O<,3>纳米微球组(60.41﹪,P<0.01)和磁性纳米微球组(57.26﹪,P<0.01).而明胶和磁性纳米微球对细胞无毒性.裸鼠体内实验:在高频交变磁场下,As<,2>O<,3>磁性纳米微球组肉眼未见肿瘤生长,该组的肿瘤质量抑制率(99.93﹪)明显高于As<,2>O<,3>纳米微球组(85.20﹪,P<0.01)及磁性纳米微球组(87.72﹪,P<0.01).各实验组裸鼠血清AST、ALT、Bun及Cr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①采用改良的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制备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粒子,并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可以成功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②As<,2>O<,3>磁性纳米微球在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下可靶向升温控温治疗肿瘤.③在高频交变磁场下,As<,2>O<,3>纳米微球、磁性纳米微球、As<,2>O<,3>磁性纳米微球靶向治疗裸鼠宫颈癌均有效,以As<,2>O<,3>磁性纳米微球效果最佳.本研究所采用的As<,2>O<,3>磁性纳米微球联合磁流体热疗技术具有双重抗癌功能,为宫颈癌和其他实体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其他文献
中国开始启用一种新颖的低质煤气化过程。    在中国珠三角的新兴工业城市东莞,可能会很快出现中国最先进的发电厂之一,它将使用非传统的-煤气化技术,把最脏的煤变得如燃烧天然气般洁净。其开发者,总部设在亚特兰大的公用事业公司南方电力(Southern Company)以及总部设在休斯顿的工程公司KBR,本月宣布了其与东莞市电化公司(Dongguan Power and Chemical Company
人参皂苷Compound K—20(S)原人参二醇β-D呋喃葡萄糖苷(20(S)-β-D-glucopyranosyl protopanaxadiol,简称C-K)是一种非天然的人参皂苷成分,由天然二醇型人参皂苷(protopanaxadiol-type ginsenosides,简称PTG)如人参皂苷Rb_1、Rb_2、Rd等经肠道菌分解代谢转化生成。目前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突变、抑制癌细胞转移、
该课题用巴斯德华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对AT-Ⅲ基因进行表达.具体内容包括下面几部分:(1)载体的构建.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引物设计,由真核细胞载体pcDNA3.1-ATⅢ中
细菌生物膜(Biofilm,BF)最早由1987年美国Costerton教授提出,是细菌在某些惰性实体表面形成的多细胞复合体的生存方式,是具有一定空间构型的细菌群体,由被覆细菌、细菌脂多糖、纤维蛋白、DNA、RNA等成分组成。学者普遍认为,超过80%的临床感染和BF有关。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寄生在人上呼吸道,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引起感染。研究显示,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