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宋代杜诗注本的研究逐渐得到学界的关注,但南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简称“草堂本”)作为宋代杜诗注本中比较优秀的注本,尚未得到学界充分的研究,研究成果也比较零散。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书进行全面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注者和版本研究。由于现存与蔡梦弼生平相关文献的不足,无法对蔡梦弼的生平进行详细地勾勒,但可以通过对与蔡梦弼相关文献的梳理,运用文献考证方法,大致能梳理清楚蔡梦弼的字号、生活时代、刻书等方面的情况。目前所见宋刻本《杜工部草堂诗笺》都是残卷,并且出现了五十卷本系统和四十卷本系统,在参考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草堂本的版本流传进行了考察,补充了清抄本、鲍刻本两个尚未得到学界充分认识的《杜工部草堂诗笺》的版本。第二章:注释体例和注释内容研究。蔡梦弼采用鲁訔的编年方式编次杜诗,然后通过串讲的方式删改其他注家的注文笺注杜诗。蔡梦弼在注释时按照他在跋文中提出的先校异文,其次注音,然后释意,最后“引古”证诗这四个方面的注释顺序进行注释,使得其注释十分条理。通过对草堂本注释内容的研究发现,蔡梦弼注释杜诗正是围绕他所提出的注释的四个方面进行的,因此对其注释内容的梳理,也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注释特点和方法研究。通过与现存宋代的其他杜诗注本的比较,说明草堂本征引广博、注释简明、注释体例条理化等五个方面的特点,并通过对《杜工部草堂诗笺》的全面研读,总结出蔡梦弼注释杜诗的方法。第四章:草堂本与赵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简称“赵注”)、托名王十册《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简称“百家注”)的比较研究。通过与现存宋代杜诗注本的对勘发现,草堂本与赵注、百家注在卷次、注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渊源关系,因此,本章从卷次和注文两方面,比较草堂本与赵注、百家注之间的关系,以求探究出草堂本的编次来源、注文构成的规律,进而说明草堂本注文不仅来自百家注,也参考了赵注的注文。第五章:草堂本的价值、不足和影响研究。此章主要从草堂本的方便初学、校勘、辑佚等方面论述草堂本的价值,从征引、注释等方面论述草堂本存在的不足。草堂本对元明两代的杜诗学影响很小,对后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清代,尤其对清初钱谦益、朱鹤龄两家杜诗注本产生丫比较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