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模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wk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的地震震害、结构模型试验和分析研究表明,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强地震作用下能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具有较好的抵抗侧力的强度和刚度。试验和理论分析还表明,正确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地震中表现出较好的延性和以弯曲变形为主的特征。近20年来,为找到能描述剪力墙非线性动力滞变特征的力学模型,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已提出了许多简单、实用而又合理精度的比较符合剪力墙受力特性的分析模型。本文对分析剪力墙的STM(Strut-and-Tie Model)桁架模型进行简化,通过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对剪力墙的简化模型实现模拟并进行剪力墙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本文根据STM拉压杆模型的设计方法、杆件与节点的分类以及设计准则,引出基于STM拉压杆模型的简化模型以及杆件特征,给出了STM简化模型两侧链杆及腹板斜杆的截面面积计算公式。基于STM模型,对三层带边柱剪力墙进行静力分析,绘制了剪力墙顶点位移与基底剪力的关系曲线,并与文献所提供的试验曲线进行对比,两者符合较好,证明STM拉压杆简化模型用于剪力墙静力分析是可行的。以1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梁柱采用梁单元,楼板采用壳单元,剪力墙采用Beam189单元。给出了STM简化模型在ANSYS中的建模实现方法,同时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并基于该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计算,将两种模型进行了对比。通过计算,分别得到结构顶层位移曲线、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位移随层变化曲线、加速度随层变化曲线以及层间变位角随层变化曲线,通过图形和列表对比出两种方法分析结果较接近;验证了STM拉压杆简化模型分析剪力墙结构是可靠的,对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以及合理设计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结构健康监测涉及到多个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结构信号处理和结构损伤识别是它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两部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结构损伤识别是一个模式识别的过
盾构隧道施工方法,作为一种环保、低扰动、高效快速的城市隧道施工方法,将得到高速发展,成为地下隧道建设的主流方法之一,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本文以上海轨道交通7号
近年来,由于服役年限增加,环境恶化,设计施工失误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修复和补强加固的混凝土工程显著增多。试验研究表明,FRP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外部表面粘贴加固成效显著,应用广泛。
挡土墙受到的土压力随着位移的发展而逐渐变化。挡墙尚未移动、背向填土移动、向着填土移动时,土压力将分别处在静止、主动、被动土压力。而大量试验及工程实践中均发现,正常
钢筋锈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破坏,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并日益突出的一大灾害,除了一部分是不可抗逆的自然因素,其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忽视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传统的设计有时仅关
本文将GIS技术引入到矿山开采沉陷学中,结合概率积分法设计并实现了集数据管理、沉陷预计、移动变形等值线绘制、三维可视化分析于一体的煤矿开采损害综合评价系统。在原有概
大跨度屋盖结构由于其新颖独特的外形以及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在广大的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展览中心、影剧院以及工业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类结构一般具有柔度大、阻尼
岩石爆破过程机理复杂,影响因素繁多,高度非线性,很难用具体的数学方程来描述。在爆破效果及评价爆破质量中,爆破块度是个重要指标,爆破块度对导流洞围堰拆除能否实现即时过流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对导流洞围堰块度及其运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爆破块度的各种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分析与评价。其次从理论上对岩体爆破破碎机理进行了动力分析并指出了影响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确定出单耗是第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在祖国各地随处可见。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也使得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变得复杂,难度成倍增加,同时也促使结构理论和计算软件不断
针对目前黄土地区大直径超长桩基使用广泛而其理论研究相对还不够的现状,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黄土地区大直径超长桩基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矛盾,将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