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2C模式在国内发展迅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交易模式不但让交易双方便捷地开展信息交互,也节约了交易双方信息交互的成本。但与此同时,退款问题、商品质量、发货问题、网络欺诈、网络售假等问题也屡禁不止,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风险。这些交易风险会影响用户的交易意愿,甚至导致用户退出交易。因此如何识别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对C2C交易风险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并合理采用治理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从总体结构来说,本文除了导言和结论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交易费用经济学为视角,介绍了交易以及治理机制和交易相匹配的一般理论,并指出不确定性、机会主义等外生变量对匹配的影响。第二部分从C2C交易出发,对其交易模式进行简要介绍,指出其特殊性。对C2C交易风险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交易风险分为技术风险、买方风险和卖方风险,发现不确定性、机会主义和技术问题形成了C2C交易风险,为后续交易风险治理机制的选择奠定基础;同时概述了C2C交易风险的特点及影响。第三部分指出C2C交易风险的治理机制为三方治理,对其公共构成的市场治理部分的三种模式——政府法律监管、社会公共组织监督、交易主体联盟自治进行了初判:政府法律监管取证困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社会公共组织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用户联盟模式局限于交易主体的弱相关性和弱专业性,所以根据威廉姆森的匹配理论,仅依靠市场治理是不够的,应聚焦C2C交易模式的特殊性,采用三方治理,设置第三方平台进行监管,而平台作为三方治理的特殊构成,对C2C交易风险治理具备必要性和条件,同时,本文基于不确定性、机会主义和技术问题对C2C平台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不完全静态博弈和演化博弈加以论证三方治理的有效性。第四部分对C2C交易风险的治理进行实证分析,以淘宝网为案例,解构淘宝网的交易风险的治理体系,发现淘宝网的治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技术处理形成风险监控与实时拦截、以信息传输形成精准分类与风险预期、以规则机制形成严格的行为监督、以平台联合形成有效的风险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