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镉与金属硫蛋白的结合特性及其对植物中金属硫蛋白的胁迫效应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pine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金属硫蛋白和植物修复两种技术,通过对金属硫蛋白的研究,用其与金属结合性强的优点,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技术研究并寻找合适的绿色植物,为植物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兔肝金属硫蛋白(Zn-MT)与铜(Ⅱ)结合情况。在200~300nm波长下测定相应pH值Zn-MT溶液及其加入硫酸铜后与铜(Ⅱ)结合的紫外吸收情况。采用半透膜透析的方法除去过量金属离子,并采用ICP-MS测定金属硫蛋白与铜(Ⅱ)的结合量。实验结果发现,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与金属硫蛋白结合的铜(Ⅱ)含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透析24h后,与金属硫蛋白结合的铜(Ⅱ)含量随着pH值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且当pH=5时,与金属硫蛋白结合的铜(Ⅱ)含量最低。2.对不同酸度条件下金属硫蛋白结合镉离子和锌离子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不同酸度下锌、镉金属离子含量比值进行分析为动植物镉中毒的解毒条件提供依据。实验采用金属-血红蛋白饱和法除去过量金属离子,然后用ICP-MS测得金属硫蛋白与锌、镉的结合量。在锌-金属硫蛋白中加入镉,锌、镉含量在pH3.6~pH8.6整个pH范围内基本上呈现相反的趋势。同时比较不同pH值的Cd/Zn值发现pH6.6时Cd/Zn值最大,pH8.6时Cd/Zn值最小,推测偏碱性时添加小剂量的锌对减小镉的毒性比较有利。3.采用实验室溶液培养的方式研究不同锌、铜、镉浓度(0.005、0.5、1、2、4、8、16mmol/L)胁迫下玉米叶中金属硫蛋白(MT)的胁迫合成量。结果显示,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MT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在铜、镉离子浓度大于2mmol/L浓度时,玉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死亡,锌胁迫的玉米依然能够正常生长。在锌、铜、镉三个金属离子胁迫玉米中,分别在8mmol/L、0.05mmol/L和0.5mmol/L浓度时MT含量最大。表明玉米可作为这几种金属污染的生物标记物,为金属胁迫生理指标提供可靠依据。4.采用实验室溶液培养的方式研究不同镉浓度(0.005、0.5、1、2、4、8mmol/L)胁迫下黄瓜根、茎、叶中金属硫蛋白(MT)的胁迫合成量。结果显示,镉胁迫对黄瓜的生长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它依然能够正常生长,黄瓜对镉的耐性很大,所能承受的最大胁迫浓度超出了实验范围。根、茎、叶中金属硫蛋白含量规律不尽相同,分别在1mmol/L、4mmol/L和2mmol/L浓度胁迫时MT含量最大。黄瓜在有镉胁迫条件下可以大量吸收环境中的镉离子,而且生长好,生物量高。所以可利用黄瓜对重金属化合物的吸收、富集和转化能力进行研究,以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为植物修复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兔肝金属硫蛋白(MT)与铜(Ⅱ)结合情况,对不同酸度条件下金属硫蛋白结合镉离子和锌离子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锌、镉金属离子含量比值的分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验室种植玉米、黄瓜并用锌、铜、镉胁迫玉米金属硫蛋白,用镉胁迫黄瓜金属硫蛋白。本文实验方法简单、可靠、准确度高,为金属硫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和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依据。
其他文献
干部教育培训的先导性主要体现在理论教育对干部的思想武装和行动的正确引导指导上。翻开党艰难创建、曲折成长、不断胜利、壮大发展的历史画卷.可以发现一条规律,无论是革命、
文章通过对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含义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对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实践应用加以阐述,以供参考。
提出一种新型的压电精密步进旋转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以仿生运动的原理,以压电陶瓷叠堆为动力源,采用定子内侧箝位及转子外驱动的方式和薄壁柔性铰链微变形结构,提高了该驱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税收管理,需要走税收战略管理的改革之路。科学发展观对税收管理的启示表明,税收管理必须
印染废水具有高COD、高色度、可生化性差、成分复杂等特点,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由于印染废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印染废水的
<正>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13日获得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共建。主管部门为湖南省科技厅与教育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针
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综述我国和国外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临终生命质量研究现状,提出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临终生命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期望为未来更好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