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C水溶液中乙酸的吸附分离过程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N,N-二甲基乙酰胺(N,N-dimethylacetamide,即DMAC)水溶液中低浓度乙酸的分离问题,本文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吸附剂,在乙酸质量浓度为0.6%-6.0%的范围内进行了吸附平衡、动力学和固定床动态吸附的研究。经过树脂选型确定出D301G树脂作为溶液中乙酸的吸附剂,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溶液中DMAC的含量对吸附结果的影响,以及D301G树脂对乙酸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DMAC的存在,降低了树脂的平衡吸附量,但D301G树脂对于处理低浓度的乙酸仍具有良好的吸附与再生性能;D301G树脂对乙酸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到吸附热力学参数△Gθ<0, △Hθ<0,△Sθ<0说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放热、熵减小的过程;吸附动力学结果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扩散是树脂吸附乙酸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室温(298K)条件下,在自制离子交换柱中,研究了进料流速、进口浓度及树脂装填量对树脂动态吸附穿透曲线的影响。根据吸附平衡数据及吸附穿透曲线,计算得到动态吸附工程参数(传质系数和传质区高度),优化吸附工艺条件。研究发现,随着进料流速的增加,传质系数和传质区高度增大,传质阻力减小,但吸附穿透点的时间提前,综合考虑选择进料流速4 mL/min较为适宜;乙酸初始浓度和树脂装填量,应根据实际实验装置大小和操作要求而定。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树脂固定床动态吸附乙酸的穿透曲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吸附穿透曲线和实验得到的穿透曲线基本吻合,而且该模型的建立也为估算穿透点的时间提供了一条方便可靠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部控制的研究重新成为讨论的热点。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财务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提出了崭新课题,需要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1984—2005年的年度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模型ARMA的短期预测效果比长期预测效果好
<正>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且大有教育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趋势,世界各国无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这种现象令人鼓舞,也令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特有的优势.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清现代教育
战争是一门"艺术",对于艺术,我们要在既存事实的基础之上,运用思维和想象对事物进行再创作和再加工,最终形成让人与人之间能形成共鸣并达到某种目的的深层次事物。新军事战略
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监督"作为审计的基本职能受到了质疑,并相继出现了"验证"、"认证"、"评价"等基本职能。"免疫系统论"的提出被认为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相关的学术
审判机关主动启动民事再审程序,与民事诉讼原则存在着冲突。审判监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最终取决于国家司法改革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进步。审判监督制度的优化完备,也标志着法治
为研究离合器膜片弹簧分离指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载荷-变形特性,建立了离合器膜片弹簧热传递模型,分析了膜片弹簧工作过程中热边界条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膜片弹簧有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7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
高中数学是中学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