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能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矛盾,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其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它的发展特征是: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即以最低的资源投入,达到高效率的利用与再循环,从而实现最小量的废弃物排放。云南省作为一个西部地区的资源大省,长期处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境地,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附于当地能源资源,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直接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根据云南省的区域特征和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云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与对策。本论文的研究立足于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借鉴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结合云南省自身条件状况,对其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第二章和第五章,探讨了循环经济在一改以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水平上,考虑了资源的再循环利用,构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强调说明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就其资源的稀缺性和外部性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同时,构建了循环经济各主体间的博弈模型,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指出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府、企业、公众三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并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社会引导层面进行制度、体制、机制等相关客体的研究。第二部分:定量研究——第三章和第四章,通过建立统计分析模型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定量分析。以经济发展、资源投入、废物排放及综合治理情况(循环利用情况)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构成循环经济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从纵横两个方向对云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进行总体评价;并基于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拟合云南省环境压力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找出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的关系。第三部分:应用研究——第三章和第四章。根据定量分析采取的数据及统计分析方法,从纵向方面与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对比,从横向方面就云南省“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典型省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参考,找出云南省发展的差异所在,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