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本研究拟从全国名老中医杨家林教授经验方清湿止痛汤加味间歇给药法治疗慢性盆腔炎(CIPD)为载体,研究清湿止痛汤的不同给药剂量、时间对大肠杆菌所致大鼠CIPD模型的子宫组织形态学及血中丙二醛(MDA)、白介素-2(IL-2)含量的影响作用,优选出最佳给药方法,并探讨其疗效及作用的机制,为临床有效、安全、经济、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和参考,进而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 实验方法:本课题采用慢性盆腔炎的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模拟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从量效、时效角度观察了不同给药剂量、时间对大肠杆菌所致大鼠CIPD模型相关各指标:肉眼观察子宫解剖形态学和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及白介素2(IL-2)含量。 实验结果: 1.对大鼠CIPD模型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CPI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高显著性差异性(P<0.01);各给药治疗组与CPID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对大鼠CIPD模型血清MDA含量的影响 CPID模型组与其余各组各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中MDA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千金片组及清湿止痛汤各给药组:其中与假手术组、传统常量给药法组和千金片组比较有高显著性差异性(P<0.01),与其余各组比较具有显著差(P<0.05);各给药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 3.对大鼠CIPD模型血清IL-2含量的影响 CPID模型组与其余各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中IL-2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千金片组、及清湿止痛汤各组:其中与传统常量给药法组比较有高显著性差异性(P<0.01),与其余各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各给药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 4.最佳给药法的选择 间歇半量给药法(间歇给药法)与传统常量给药法(传统给药法)、间隔常量给药法、半量传统给药法相比较,间歇半量给药法(间歇给药法)总给药时间缩短,每天给药量及总服药量减少,且对大鼠CIPD模型同样有明显治疗效果。 实验结论: 1.清湿止痛汤间歇半量给药法(间歇给药法)同传统常量给药法、间歇常量给药法、半量传统给药法均可维持CPDI造模大鼠子宫正常解剖形态,使致炎侧子宫肿胀、积水、充血程度显著减轻;能显著改善CPID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病变,由此可知清湿止痛汤及各给药法对CPID模型大鼠有理想的治疗作用。 2.清湿止痛汤间歇半量给药法(间歇给药法)同传统常量给药法、间歇常量给药法、半量传统给药法均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MDA的水平。因此提示清湿止痛汤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反应来发挥抗炎作用。 3.清湿止痛汤间歇半量给药法(间歇给药法)同传统常量给药法、间歇常量给药法、半量传统给药法均可使大鼠血中IL-2的浓度显著升高。说明清湿止痛汤可能是通过提高机IL-2的浓度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直接或间接地增强机体的抗炎能力,来达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目的。 4.由以上三点结论可以知:传统常量给药法(传统给药法)、间隔常量给药法、半量传统给药法、和间歇半量给药法(间歇给药法)均可使CIPD模型大鼠直接或间接的发挥和增强机体对抗炎症的作用和能力,并显著改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病变,来维持模型大鼠子宫正常解剖形态,从而起到了对大鼠CIPD模型治疗的作用。 而间歇半量给药法(间歇给药法)与传统常量给药法(传统给药法)、间隔常量给药法、半量传统给药法相比较,间歇半量给药法(间歇给药法)总给药时间缩短,每天给药量及总服药量减少,且对大鼠CIPD模型有明显治疗效果。而这正是我们探寻的:即用最小剂量、最短时间产生最大生物效应的最佳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