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公司治理,缓解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行为,是培育和壮大农业上市公司的关键。虽然,新古典主义投资理论认为在毫无摩擦的市场中,企业投资的边际收益将等于边际成本,企业资本规模能自动达到最优水平。然而,现实世界由于融资约束、委托代理问题等,企业资本规模可能低于或高于最优规模,即企业可能存在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而无论投资不足还是投资过度都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股东财富的损失。自新古典主义投资理论以后,非效率投资理论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差异很大。由于不同行业投资表现出不同的风险、收益、调整成本特征,处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之下,呈现出不同的非效率投资特征。我们并不能将某行业的研究结论毫无验证的推广至其他行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下的农业上市公司具有哪些投资特征?这些投资特征会不会使农业上市公司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预算软约束、委托代理问题)与投资不足(投资过度)问题?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能否缓解融资约束与委托代理问题,防止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政府干预背景下的农业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不仅对现有西方投资理论具有很强的补充与创新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宏观上,农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缓解有利于将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效用的地方。微观上,农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缓解,能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吸引资本流向农业上市公司,扩大其经营规模,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和“三农”建设中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应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农业上市公司投资特征与非效率投资行为本文从农业上市公司投资项目特色与运行制度环境出发,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投资具有四个鲜明特征。第一,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低、经营风险比较大、经营周期与投资回收期较长,这违背了投资者风险-收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会导致农业上市公司较其他行业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与投资不足问题。第二,政府对农业上市公司给予更多政策扶持与干预。如果这些扶持与干预具有可协商性,那么会形成预算软约束与投资过度。并且政府扶持与干预会加重农业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加重非效率投资。第三,农业上市公司投资具有很强的非对称性。说明农业上市公司投资具有不可逆性,资本变现较难。这会增加农业上市公司投资的风险,使其投资更加谨慎。同时也降低了其资产的抵押价值,降低了其在信贷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剧融资约束与投资不足。第四,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具有大规模集中的特点,并且主要集中在大规模融资之后,说明融资约束是影响其投资行为的关键因素。研究内容二: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状况分析本文从融资约束内涵出发,基于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成本与资金可得性,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状况进行了分析与判断。发现农业上市公司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很低,面临内源融资约束。为了提高农业上市公司内源融资能力,国家给予了具有一定弹性的税收优惠。与非农业上市公司相比,在偿债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农业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贷款利率、更高的贷款额度,并较多采用担保贷款方式,但贷款期限较短、贷款签约率低、长期借款比重偏低。说明商业银行在给予农业上市公司信贷时,既考虑了国家扶持政策要求,同时也考虑到银行自身的利益。致使信贷价格优惠与信贷配给同时存在。农业上市公司从整个股票一级市场的融资比重没有显著增加。与承担的风险相比,农业上市公司股东获得收益率明显偏低。说明农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偏低。研究内容三:融资约束与农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判断由于难以直接观察和判断企业的融资约束、预算软约束、投资不足、投资过度现象。本文采用主流方法,通过观察投资与企业流动性之间的敏感性及市场反应来判断农业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决定农业上市公司投资率的根本因素并不是投资机会的多寡,而是企业流动性储备的大小。融资约束是决定农业上市公司投资的关键因素,盈利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提高是缓解融资约束的关键。从微观上来看,在投资机会减少的情况下,农业上市公司还是增加了投资,存在投资过度现象。说明如果政府无法通过补贴,将投资外部效益内部化给投资者,农业上市公司的吸引力将降低,并抑制其投资。研究内容四:公司治理与农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是缓解融资约束与投资不足,防止管理者道德风险与投资过度的关键所在。从股权结构与控制权配置上看,农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于第一大股东,其他股东难以对第一大股东形成有效制衡。并且农业上市公司主要为国家和自然人控股,没有法人和机构投资者控股,监督的专业性较低。由于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国家控股、控制权比较集中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与投资不足。民营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与投资不足程度高于国有农业上市公司。从经营者激励机制来看,管理者持股比例较低,管理者薪酬与企业规模相关性较高,而与业绩指标相关性较小。总体上来讲,薪酬激励机制没有能够发挥纠正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民营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力度比较大,激励机制能够缓解其融资约束,降低投资对流动性依赖。从债权人监督机制来看,由于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低,总体上根本就不存在自由现金流量问题,负债对于降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由于委托代理问题而导致的投资过度现象作用有限。主要问题应是负债还本付息导致的融资约束问题与投资不足。基于上述研究内容与结论。本文认为由于农业上市公司自身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太低、而其投资又具有大规模集中的特征、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农业上市公司对投资机会做出反应的关键因素。农业上市公司股权治理机构与薪酬激励机制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缓解融资约束、委托代理问题与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未来只有在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通过扶持政策,将其投资的外部效益进行内部化,并避免扶持政策“软性”导致的激励机制弱化,才能真正缓解其融资约束、委托代理问题与非效率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