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地位的提高,人们对教师道德形象的关注日益提升,关于教师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对人们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全面,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新闻媒体中所反映的教师道德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反映着教师道德形象的现状,新闻媒体所塑造的教师道德形象会转化为受众对教师群体的某种特认知,从而影响教师在人们心中的的形象。因此,探讨新闻媒体中教师道德形象的现状表征很有必要,进而探究这种道德形象存在怎样的问题,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更好的教师道德形象。本文以《中国教育报》和腾讯网2015年和2016年中关于教师道德形象报道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的量化统计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新闻媒体中的教师道德形象进行分析。为了去全面了解新闻媒体中教师道德形象现状如何,本文分析新闻报道中关于教师道德报道的性质和主题以及教师道德形象报道的新闻语言和情感表达,并且对不同媒体中教师道德形象差异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了解新闻媒体中的教师道德形象,并对此提相应的建议。据此,本文将分为五章:这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述了选题的缘由与研究的意义,然后对教师形象、教师道德形象和新闻媒体中教师道德形象三个方面的研究综述进行梳理。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对形象、道德形象进行概念分析,然后对教师道德形象进行分类,最后,概括了教师道德形象内容,分为六个方面,具体为对国家、法律的态度要爱国守法,对教育事业的态度要爱岗敬业,对学生的态度要关爱学生,对教师职责的认知要教书育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要为人师表,对长期发展的规划要终身学习。第三章是对新闻媒体中的教师道德形象进行分析。该部分首先对新闻媒体中关于教师道德形象的报道进行性质和主题分类,教师道德形象报道性质可分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并且结合具体的报道内容,对教师道德形象进行具体分析。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教师道德形象报道的新闻语言和情感表达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分析新闻媒体在新闻语言和情感表达方面如何塑造教师道德形象,具体从新闻标题和正文两个方面分析。第四章对《中国教育报》和腾讯网中教师道德形象的差异进行分析。该部分通过统计分析法,从教师道德形象报道数量、报道性质、报道主题以及新闻语言和情感表达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出两种新闻媒体中教师道德出现神圣化和污名化两种极端,并且从媒体类型不同、媒体定位不同和新闻稿来源不同三个方面原因解释这种差异。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反思。这一部分主要是根据以上的分析,总结出新闻媒体中教师正负道德形象呈现均衡化和集中化、多样化和片面化、神圣化和污名化,不同维度中教师道德形象统一性和差异性,不同新闻媒体中教师道德形象极端化和片面化等结论,进而探讨教师道德形象的理想性和现实困境,理想的道德形象应是底线师德与崇高师德的平衡,圣性和人性的统一,而新闻媒体中教师道德形象出现底线师德被逾越,圣性与人性脱离的现实困境,据此,分析这种困境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最后,从媒体、教师、受众三个方面对改善教师道德形象提出相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