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综合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建筑公司走出国门承揽国外的工程项目,同时,国外高水平的建筑公司也通过国际公开招标进驻我国建筑市场,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趋于国际化。所以,国际上通用的工程建设合同范本的各项条款需要精确地确认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得国际合作顺利地进行。然而,这些合同条款中尤其是关于地震风险的责任划分的相关条款却存在“模糊区域”,影响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确认。本文分别介绍了FIDIC合同和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基本内容,并对两者在不可抗力方面的条款规定做了简要的对比。依据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FIDIC施工合同中的不可抗力这一概念规定中有关地震风险的责任划分的相关内容做了一定的分析,并与我国施工合同范本中相关条款作了相应的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条款中规定的施工合同双方有关地震风险责任分担的一些模糊区域。在对模糊区域进行一定的分析后,引入概率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原理作为明确划分地震风险责任的依据。另外,在分析河北省历史地震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统计学知识和地震工程学相关知识,得出河北省内近50年的Ⅴ度及以上地震的历史规律,为在该地区建设的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双方的地震风险责任分担提供了实际数据基础。地震风险责任的明确划分,不仅能够提高施工合同双方风险预防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地震灾害发生后,为在建工程造成的损失责任合理分担提供依据,减少合同双方在模糊规定区域的争议。同时,地震风险责任的明确界定也对FIDIC合同和我国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