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不仅关乎与企业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还关系到企业的投资、融资和股息支付等与现金持有密切相关的企业财务行为。现金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由于缺乏现金而陷入财务危机将会面临破产的风险的企业也不计其数。但是,现金也是企业中收益能力最差的资产,储存大量现金导致公司高额的机会成本也不容小觑。因此,保证一定的现金持有水平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必需的。对于如何确定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现金持有量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等,国内外的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而且,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特征,受市场“无形的手”和国家政府“有形的手”两只手的共同调节,具有国家自身的特色,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如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缺陷、投资者法律保护不健全等。在此种市场环境下,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选择呢?西方学界研究的现金持有量理论对我国特殊经济环境下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是否也具有解释能力呢?现金持有量的与公司价值又有何关系?这些问题,都有待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检验。本文首先回顾并分类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现金持有量分析的研究成果,再对上述结果主要出现的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影响程度较大的凯恩斯的现金持有动机理论和代理理论、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这四种理论梳理概括其理论来源并进行归纳总结,并简单的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自1999年至2013年的现金持有水平情况,分析了我国行业间现金持有的巨大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对以上理论和实证方面的前期准备和分析工作,构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基础并提出了相关假设。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3年沪深两地共10404家上市公司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现金持有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在职消费、代理成本、不确定性等,构建了相应的模型;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得出了相关的实证检验结果,找出显著影响现金持有量的各个因素。在此基础上,再研究了现金持有量和公司价值的关系。对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会影响现金持有量,现金持有量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呈“倒U形”关系;在职消费和代理成本的增加会使得公司的现金持有量相应增加,现金持有量与在职消费和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现金持有量与不确定性显著负相关,主要原因归结于我国上市公司在面临破产时压力较小,不确定性增大时,其现金持有行为将主要表现为短期逐利动机;现金持有量与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盈利能力越大,公司现金持有越高;现金持有量与债务融资能力显著负相关,债务融资能力越大,公司现金持有越低;现金持有与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与成长性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在研究现金持有量与公司价值关系时,本文以公司价值为被解释变量,狭义现金持有量为解释变量,结果发现,公司价值与现金持有量呈非线性关系,当现金持有水平较低时,随着现金持有量的逐渐增加,公司的管理层或谋求私利或是滥用职权容易触发自由现金理论下的代理问题,出现代理成本,从而导致公司价值的下跌。而当现金持有量的不断增加,达到某个水平后,此时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出于保护公司股东利益或减少由于缺乏资金而向外部市场融资的高额成本,触发了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而使得公司价值的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