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困难气道(difficult airway)的处理与麻醉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50%以上的严重麻醉相关并发症是由气道管理不当引起的。气道管理是麻醉医生重要的临床技能,包括熟悉各种气道工具及其临床应用,了解气道处理流程等,并且需要麻醉科室在气道管理方面有相应的建设。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实力强,医疗水平相对较高,但是同样存在着地区差异,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粤东、粤北地区经济欠发达,三甲医院相对较少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各地区各级医院所拥有的气道设备和人员组成各不相同,气道管理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本研究首次对广东省部分医疗机构气道管理方面进行调查,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调查表,旨在对广东省气道管理的现状进行初步调查,为改进和完善广东省医疗机构气道管理提供参考。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医疗机构气道管理的现状,为改进和完善广东省气道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邮寄调查问卷(部分现场调查、个人访谈)的方法,对全省66家二甲以上(包括二甲)医院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机构麻醉科的困难气道处理现状及相关器械配置情况,麻醉科的组织机构、麻醉科从业人员情况。以三甲、二甲医院为分组变量,采用Excel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5.3%。所有麻醉医生最熟悉且能熟练使用的是Macintosh喉镜片、标准镜柄、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被调查的麻醉医生遇到的困难气道病种以肥胖多见(三甲58%二甲53%)。其次是张口困难(三甲48%二甲44%)。困难气道中以喉头暴露困难为多见(三甲47%二甲50%)。被调查麻醉医生预测困难气道的主要方法是张口度(三甲44%二甲46%)。将Mallampati分级作为常规预测困难气道的方法(三甲32%二甲21%)。遇到困难气道时选择清醒气管插管的麻醉医生的比例(三甲30%二甲18%)。熟悉我国困难气道处理流程的麻醉医生的比例(三甲38%二甲48%),在遇到紧急困难气道时麻醉医生选用喉罩通气的比例(三甲28%二甲20%)。对于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近半数的麻醉医生从未做过。所有被调查医疗机构困难气道处理设备匮乏。结论:被调查的麻醉医生对困难气道以及困难气道处理工具的认识和使用熟练程度差异较大,预测困难气道的方法各有不同,对困难气道的麻醉选择方式差异性也较大,在困难气道处理方面仍有待改善之处。麻醉科室学历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培养,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