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化学法再生废旧橡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520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橡胶制品因其优良的熵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随着其使用量的增多,橡胶制品废弃物也出现了激增;然而由于橡胶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大多经过硫化工艺成型且采用炭黑补强,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因而难以熔化或溶解,故废旧橡胶制品难以被有效回收利用。高分子力化学是建立在高分子化学与力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主要是利用物理方法解决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加工中的化学问题(如力活化、力降解、力合成等)。本文采用力化学法再生废轮胎胶粉,先利用再生试剂及高温高压溶胀活化废胶粉,然后对处理过后的胶粉辅以剪切力场作用,从而实现废旧橡胶的断键再生。研究了活化再生过程中废胶粉与再生助剂的配比,发现再生剂三乙烯四胺用量为4份时,再生效果最好;同时研究了再生反应中的工艺参数对再生效果的影响,发现开炼过程中的剪切作用较密炼作用对再生效果的影响更优,最佳活化再生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2.5h;最佳力化学作用条件为:开炼温度70℃,开炼时间10min。同时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再生反应过程中各工艺参数之间的协同作用,预测并验证了最佳的再生反应工艺条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仪器分析了再生胶的微观结构,发现再生过程主要破坏了含硫的交联键并较大程度上保持了橡胶主链的完整;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EDS(能谱)分析再生前后橡胶表面元素的变化,发现C元素基本不变,S元素含量较大幅下降而O元素含量略微上升,说明再生过程破坏了废橡胶中的交联网络,部分硫交联键在反应后生成含硫化合物脱离出橡胶分子链,而部分断键生成的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再生胶的溶胀行为分析与热失重分析说明废胶粉中致密的网络结构已被破坏,产生了大量柔性橡胶主链,通过扫描电镜图(SEM)也可看到,经过再生反应后橡胶由原来的刚性粒状物质变成了相互粘结的塑性状物质。采用盘式硫化仪和旋转流变仪对再生胶的硫化性能进行研究,并采用S型曲线与再生胶硫化曲线进行拟合;研究发现再生胶中参与交联部分可能为硫自由基组分(较少)与不饱和碳键(较多)组分,硫磺及硫化助剂能更好地促进其硫化效果,硫化试样力学性能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方(QLT)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小鼠miRNA网络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DBA/1小鼠,复制CIA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IA、QLT组,采用miR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PVD)的相关性,为临床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天和医院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与政治沟通,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中确定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市场地位,酒店行业更是随着我国
目的:分析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并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免疫调节功能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过敏性鼻炎并腺样体肥大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正>制法:川乌5g,大黄、冰片、乳香、没药、三七各15g,上六味药粗粉,在500mL95%乙醇中浸泡1周,去渣得酊剂。用法:以生理盐水洗净患处,外擦上述药液,每日2次。治疗期间宜清淡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荧光定量聚
日常生活中,发泡材料因其性能优异被广泛使用。目前普遍采用化学发泡剂制造发泡材料。磺酰肼发泡剂因其发气量大,稳定性高,残渣无毒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磺酰肼发泡剂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国际中欧班列发展迅猛,为沿线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与商机。但由于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历史问题突出、宗教矛盾尖锐,国际
<正>2018年7月6日,据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的消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下简称中石化)重点探井——川深1井日前钻达井深8 420 m完钻,刷新了四川盆地最深井纪录,标志着中石化在四
目的:为深入研究IFITM3抗禽流感病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提供细胞模型,建立稳定表达人IFITM3蛋白的A549细胞株。方法:首先合成引物,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CR扩增IFITM3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