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转型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国家应对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惠及于民,从而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来说投入金额较大、涉及面广,然而政府有限的预算资金对需投入大额资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说是杯水车薪,从而严重阻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在此情况下,引入私人投资的PPP项目融资模式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基建板块资金投入的有效途径。 BOT项目是PPP项目中最为常见、应用范围最广的模式。BOT模式具有投资额大、项目总周期长、参与者较多的特点,然而这种融资建设模式也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本文主要是分析BOT融资的风险管理问题,探索有效的风险控制方式,通过分析风险、规避风险、减少风险,从而实现BOT项目成功的目的。 本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研究,查阅研究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全面分析了BOT项目融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风险形式以及风险因素,提出了如何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了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主要包括:BOT项目融资基本理论、风险管理相关理论、BOT项目融资风险的内涵、特征、管理过程等。然后阐述了BOT项目融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的方法、类型、具体内容等,通过分析发现BOT项目融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完工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等,针对各种风险因素类型本文分析了对应控制措施与手段等。最后,本文以武汉沌口长江公路大桥BOT项目为例,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理论分析中归纳出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方法充分运用到实际的BOT项目中,将科学理论转化成项目实践,展现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