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成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我国有养成教育的优良传统。养成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养成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养成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生态性”教育。过去养成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随着高校扩招,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的壮大,大学生素质问题凸显,人们开始对大学生养成教育进行研究。
基于学分制的诸多优点,目前国内各高校广泛开展学分制教学改革。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人们发现相当部分大学生的素质还不能适应学分制的要求,表现在学习习惯差、自主学习能力弱、纪律观念松散、责任意识不强、自律能力差等诸多方面。学生素质往往是由各种习惯来体现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因此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养成教育更显重要,同时也遇到了更多困难。
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现有研究资料,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并以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分制下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的方式对学分制下的大学生养成教育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学分制下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原则、主要阵地、依靠力量和主要方法。
全文由四部分构成:绪论、第一章“大学生养成教育概述”、第二章“学分制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第三章“学分制条件下如何进行大学生养成教育”。绪论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本文创新之处;第一章包括中外教育史上的养成教育、什么是养成教育、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以及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几个部分;第二章主要通过分析调查数据,讨论学分制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关系;第三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分制下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阵地、依靠力量和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