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是桉树人工林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刚果12号桉(Eucalyptus ABL12)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土壤生物化学活性、土壤酶活性以及气温、水分、土壤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进行测定,对土壤中的潜在化感物质进行分离鉴定,目的在于全面系统地了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与相关生态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改善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持林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桉树人工林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结果表明,刚果12号桉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和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地(菜地和胶园),桉树人工林下三个样地中各个研究指标都以桉树—牧草间种地高于纯桉林,而在间种地中又以豆科间种地较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物化学活性、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的测定均表现为:菜地>胶园>桉+豆>桉+禾>纯桉林。并且,各项测定指标在土壤剖面上均有一定的垂直变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桉树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物化学活性、土壤酶活性都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单峰曲线变化,最大值一般出现在9、10月份。土壤微生物三大类菌中,细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放线菌,真菌。对刚果12号桉林地土壤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桉树—豆科牧草间种地化学组分种类最多,其次是桉树—禾本科牧草间种地,纯桉林地最少。这些化学组分中有不少是已被认为是化感物质的。但桉树林下土壤中的化感物质成分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了,经过桉树—牧草间种后,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微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这种变化由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养分水平充分反映出来。 对刚果12号桉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降雨量、温度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生物活性与土壤含水量、降雨量、温度、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各类土壤微生物与降雨量、土壤含水量、温度都有很好的相关性,都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全氮、全磷、速效磷等土壤营养成分也呈显著的相关或极显著相关,说明温度、水分以及土壤养分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环境因子。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类群和主要生理类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国高校翻译教师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翻译教师工作满意度较高,但同时也背负着多方压力;翻译教师呼吁对学校体制作出改革;教师自身也需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调整心理状态;随着学校体制的改革、社会状态的调整,教师的自我完善,必将为未来翻译教师提供更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也随之增加。  【关键词】翻译教师 教学科研 压力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摘要】本文对于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导内容以及作用做了分析,也介绍了在初中美术教学的情感教育的主要方式。通过情感素材的收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同时,严格要求老师的个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情感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方法策略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5-02 
【摘要】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一个人无论将来是否从事音乐专业,都应该从小就接受适当的音乐教育。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因为音乐教育不但有助于早期的智力开发,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7-02  一、重视音乐教育, 是促进
【摘要】培养新世纪具有创新素质又有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课题,关注着如何帮助学生把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是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  【关键词】美术教学 与用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