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是桉树人工林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刚果12号桉(Eucalyptus ABL12)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土壤生物化学活性、土壤酶活性以及气温、水分、土壤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进行测定,对土壤中的潜在化感物质进行分离鉴定,目的在于全面系统地了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与相关生态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改善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持林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桉树人工林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结果表明,刚果12号桉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和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地(菜地和胶园),桉树人工林下三个样地中各个研究指标都以桉树—牧草间种地高于纯桉林,而在间种地中又以豆科间种地较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物化学活性、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的测定均表现为:菜地>胶园>桉+豆>桉+禾>纯桉林。并且,各项测定指标在土壤剖面上均有一定的垂直变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桉树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物化学活性、土壤酶活性都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单峰曲线变化,最大值一般出现在9、10月份。土壤微生物三大类菌中,细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放线菌,真菌。对刚果12号桉林地土壤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桉树—豆科牧草间种地化学组分种类最多,其次是桉树—禾本科牧草间种地,纯桉林地最少。这些化学组分中有不少是已被认为是化感物质的。但桉树林下土壤中的化感物质成分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了,经过桉树—牧草间种后,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微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这种变化由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养分水平充分反映出来。 对刚果12号桉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降雨量、温度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生物活性与土壤含水量、降雨量、温度、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各类土壤微生物与降雨量、土壤含水量、温度都有很好的相关性,都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全氮、全磷、速效磷等土壤营养成分也呈显著的相关或极显著相关,说明温度、水分以及土壤养分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环境因子。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类群和主要生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