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停止福利分房,在全国范围推行住房市场化,房屋的价格是一路上涨,政府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控,但是房价却“越调越涨”。高居不下的房价无法满足社会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国家为那些被排斥在现有住房保障体系之外的社会夹心层(包括低收入者、刚毕业的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公租房,以保障他们的居住权。然而在公租房推出的过程中,多地出现了“热建不热销”、“叫好不叫座”等供需失衡的现象。如何解决公租房供给过程中出现的“供需失衡”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公众对公租房的需求为着眼点,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法,对我国现有的公租房供给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阐明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公租房供给机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公租房供给机制的一些建议。通过对我国公租房的供需矛盾及成因分析,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了现有的供需矛盾:需求者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选址不尽科学、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公租房供给机制的运行效果。为此,本文试图从公租房的建设规划、公租房房屋设计、租金的定价机制、融资方式的优化、供给管理规范性等方面探讨建立“需求为导向”的公租房供给机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