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育一直以来都有重文轻语的倾向,虽然初中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列为和写作阅读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2016年以前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从未得到重视,因此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始终被教师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并未给予教师足够的口语训练规律提示,导致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犹如盲人走路,只能自己摸索;另一方面则因为口语交际板块与写作板块和阅读板块在编排体系中虽然处于同等层次,但是口语交际与写作阅读割裂严重,在日常教学中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仅靠单独开设的口语交际课更是收效甚微。我国语文新课改进入第二个十年,“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出现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了契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口语交际能力与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视为同等重要的语文能力,新教材的“口语交际”一方面遵守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落实语文素养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创新编排体系,创新性使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将口语交际渗透在写作和阅读中。语文新教材于2016年9月正式启用,但新教材的“口语交际”是否又会重蹈覆辙再次沦为“鸡肋”,则需要教学的检验。而进入语文教学的第一关卡便是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编写特色的研读和把握,本论文便以此为研究重点。在仔细分析了“口语交际”的编排体系,内容和素养内容后,本文总结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口语交际”编写特色主要有:明暗双线完善编写体例;内容选择注重实际运用;素养目标注重梯度养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为初中生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提出学习策略,为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提出教学策略。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分析了现有关于部编本“口语交际”文献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界定了相关概念,然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口语交际”编排体系。其总编排体系是由七年级“口语交际”编排体系,八年级和九年级“口语交际”编排体系两部分组成。其中七年级“口语交际”编排体系以“知识贴士”的状态依附在“综合性学习”板块中,而八年级和九年级“口语交际”则以“口语交际”板块独立编排在单元内。第二部分对新教材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了分析,其内容主要有口语交际主题,口语交际练习题,口语交际知识和口语交际素养内容,其中口语交际练习题有两种呈现方式,口语交际素养内容有基础素养内容和口语交际学科专项素养内容两部分。第三部分则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了“口语交际”具有明暗双线完善编写体例,内容选择注重实际运用和素养目标注重梯度养成这三个编写特色。第四部分一方面针对学生学习口语交际提出了注重口语交际学习的科学性,培养口语交际良好习惯,关注口语交际知识之间的相通性三个建议。另一方面针对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研读新教材,梯度制定口语训练目标;拓展教学思路,多样搭配口语训练类型;有效安排口语训练,提高语文素养三种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