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丙基硫氧嘧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干预治疗,希望能为临床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4只。其中每一组依据用药时间不同分为两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A组:正常对照组,分为A1、A2组;B组:EAT对照组,分为B1、B2组;C组: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组,分为C1、C2组。B、C两组用甲状腺球蛋白(Tg)和弗氏佐剂免疫诱发EAT动物模型,并于初次免疫后第10天开始给与干预治疗。B组给蒸馏水对照,B1组观察4周,B2组观察6周;C组给与PTU(20mg/d),C1组用药4周,C2组用药6周。A组给予蒸馏水作为对照,A1组观察4周,A2组观察6周。A1、B1、C1三组小鼠给药4周后处死,A2、B2、C2组小鼠给药6周后处死,均取血清测定TGAb、TPOAb水平;同时分离甲状腺,进行病理分析。结果:(1)B、C两组EAT小鼠甲状腺滤泡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血清TGAb、TPOAb水平增高,造模成功。(2)给药4周后,C1组较B1组的EAT炎症减轻(P<0.05),血清TGAb、TPOAb水平均降低(P<0.05)。(3)给药6周后,C2组较B2组EAT炎症减轻。(P<0.05),血清TGAb、TPOAb水平均降低,(P<0.05)。(3)C2组(给药6周)与C1组(给药4周)比较,EAT炎症减轻(P<0.05);清TGAb、TPOAb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对EAT有治疗作用,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进一步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