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力学测试、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l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椎峡部裂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顽固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腰椎峡部裂的治疗一直倍受争论,现在多数学者选择“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价一种新的治疗腰椎峡部裂的节段内固定器(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MAIF)。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力学测试。对内固定器进行强度试验和疲劳试验测试。目的:对自行研制的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MTS-858材料试验机先在0℃条件下测试10件内固定器的抗拉力情况,内固定器在常温下恢复原形状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37℃及40℃条件下测量其抗拉力情况;采用MTS-858材料试验机先后对2件内固定器施加200N~20N循环拉伸载荷(1Hz),观察内固定器的形变情况。结果:0℃条件下内固定器的抗拉力能力明显低于37℃及40℃组(p<0.01),在37℃及40℃条件下内固定器被拉开2mm均需200N以上拉力,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2件内固定器发生形变6%时抵抗拉伸载荷次数分别为9576次和10028次。结论: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是一种简便易行、固定可靠的新型内固定器械。 第二部分: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有限元分析。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测试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抗拉强度及其在加载时的应力分布。方法:将节段内固定器的设计参数、实体扫描图象及材料力学特性输入计算机,在ANSYS软件固有的三维坐标系中建立节段内固定器的实体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然后给予拉伸载荷,测量承载点的拉力及内固定器的应力分布。结果:当节段内固定器两钩中点被拉开2mm时,承载点的拉力为281牛顿,应力分布在内固定器的中间部位最集中,在两钩部较小。结论:节段内固定器抗拉能力强,固定牢固,内固定器的中间部是加载时应力最集中的部位,是最易发生疲劳、断裂的部位。 第三部分: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临床应用。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内固定器(MMI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峡部原位植骨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术治疗23例腰椎峡部裂患者,术后软腰围固定3个月,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疗效评定采用Henderson标准。结果:23例患者中,疗效为优的患者19例、3例疗效为良、l例疗效为一般,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5.65%;X线片示峡部愈合率为97.65%;随访中未发现并发症的发生。结论:MAIF是一种简便易行、固定可靠、疗效优良的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 原位肝移植是现行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肝病和代谢性肝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供体的缺乏,许多病人在等待肝移植时死亡。同时长期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
课例教学片是电视与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产物,一直担负着宣传教育的功能。现下“微课”、“慕课”等一系列网络教学视频火爆线上线下,人们再次将关注的重点投射到教学片的创作上。
目的:为踝管内胫后神经松解治疗踝管综合征、跟痛症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例成人尸体标本,对胫后神经在踝管内的分支部位及其走行进行了解剖观察研究,测量了胫后神经的
街区制与小区制是现代城市两种不同的居住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居住模式对城市居民生产生活与交通产生何种影响引起众多学科的高
目的:1、制作万古霉素-TCP,并研究其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压缩强度、超微结构、体外释放、体外抑菌、体内释放及成骨情况。2、探讨万古霉素-TCP在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翻
目的超声技术已经普及,但仅能测定气管部分气道径线。本研究:1、通过CT图像测定气管与支气管各种物理径线并进而分析各自的关系;2、通过CT测定的气管径线指导双腔支气管导管(
丹凤北部晶质石墨矿主要赋矿层位为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综合分析,在本区圈定七个最小预测区,预测资源量逾16100千吨。
汽轮机调门开度扰动实验得到的超临界直流炉蓄热系数其数值明显小于锅炉设计参数的计算值和直接能量平衡协调控制系统的调试值。分析发现,直流炉与汽包炉蓄热利用的机制存在
体外循环(CPB)所致血小板的改变是有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物理因素;血小板与人工材料表面接触;外源性药物及内源性化学物质的释放等。CPB导致血小板的激活,使血小板结构和生化功能发
目的: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6%。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女性。随着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现代交通日益发展,发病率明显上升。与其它骨折相比,股骨颈骨折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