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ed designing, CAD)技术辅助下颌骨髁突(mandibular condyle)外生性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的术前诊断、手术计划制定及手术效果评价,探究计算机辅助髁突骨软骨瘤瘤体切除手术的可行性、精确性及实际操作方法;2.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omputer assisted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CAD/CAM)技术辅助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伴发颌骨畸形的同期矫治手术计划制定,利用快速原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RP)或模型外科技术制作术中使用的牙合板及截骨导板,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探索一种同期手术治疗髁突骨软骨瘤伴发颌骨畸形的新方法,并评价其优势。 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单侧下颌骨髁突外生性骨软骨瘤患者,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手术方案制定并指导手术。术前将患者CT数据导入Surgicase CMF5.0.0.2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设计截骨线,并预测手术效果。术后将患者CT数据与术前融合,并进行三维测量,评价手术精确性;通过比较计算机辅助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评价计算机辅助手术较传统手术的优势;根据患者术后随访结果,探讨单纯瘤体切除术在下颌骨髁突外生性骨软骨瘤手术治疗中的优势。2.研究对象选择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伴发颌骨畸形的患者,术前根据患者CT三维重建数据行三维头影测量,行模拟手术,制定手术计划,并利用RP技术或模型外科技术制作术中牙合板与截骨导板。术后评价患者面型,并对设计方案与术后CT进行融合对比,评价手术精确性。 结果1.8名纳入患者术前Gn-SAG、Go-SAG的三次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2.8名行单纯瘤体切除术的患者患侧术前设计与术后实际髁突形态吻合度较高;3.8名行单纯瘤体切除术的患者术前术后Gn-SAG距离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设计与术后Gn-SAG无统计学差异(p>0.05);4.8名行单纯瘤体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设计与术后实际CoA-CoP、CoL-CoM无统计学差异(p>0.05);5.8名行单纯瘤体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设计截骨线角度与术后实际截骨线角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6.计算机辅助手术时间与传统手术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6名行单纯瘤体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随访示咬合关系稳定,肿瘤无复发;8.2名行肿瘤切除与同期正颌手术的患者肿瘤切除彻底,下颌骨形态基本对称;9.术后随访显示,2名行肿瘤切除与同期正颌手术的患者面型基本对称,咬合关系良好;10.2名行肿瘤切除与同期正颌手术的患者术后CT与术前设计方案融合度高。 结论1.计算机辅助下颌骨髁突外生性骨软骨瘤手术可于术前精确确定肿瘤形态、生长方式与基底位置,从而设计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指导肿瘤的完整切除,并协助制定术后咬合调整方案,最大限度的保留患侧髁突,为术后面型的矫正、口颌系统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2.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可于术前对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伴发颌骨畸形的患者形进行准确诊断,并制定手术方案。利用RP技术制作的牙合板与截骨导板可精确的将术前计划转换到术中,为该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