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疏肝调中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属肝胃不和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疏肝调中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价值及临床运用的可行性。方法1、分组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期间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共100例,全部病例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入及排除标准,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胃镜检查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疏肝调中汤,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200m1,日三次饭前30分钟温服;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片,每次10mg,每日三餐前30分钟服用。两组患者均以6周为一疗程。服药治疗期间应避免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及休息。3、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安全性检查,包括一般体检项目,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心、肝、肾功能检查,以及生化指标(MTL、 GAS);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总疗效、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症状积分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了解远期疗效。4、统计方法:所有试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1、安全性: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心、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50例,临床治愈11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50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经Ridit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对MTL、GAS的影响: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MTL、GAS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远期疗效观察:疗程结束后3个月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三个月复发率,对照组三个月复发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疏肝调中法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的各项临床症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疏肝调中法在中医症候改善、治愈率、有效率、防复发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3.疏肝调中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FD的病症特征而组方,临床运用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