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以辽宁S村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在国家政策的高位推动下,辽宁省开始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到2007年底,集体林权制度的主体改革已经完成,配套改革也在推进过程中。在集体林改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改革的推动者们一直强调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准则:一是确保农民得实惠,二是确保生态受保护。并把它们作为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辽宁省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分给农户的主要是生态公益林,而生态公益林的责任主要是生态保护功能,对于拥有生态公益林的林农来说,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家庭收益的最大化,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S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作为研究视角,以生态保护和林农增收之间的张力入手探析影响林农增收的制约因素,并力求寻找一条兼顾生态保护和林农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求为后林权制度改革时代的林改推进和林改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借鉴。本文正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行动的变化。第二部分,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分析,指出生态保护和林农增收之间存在着张力。第三部分,天然林采伐试点改革,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搭建了平台,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生态保护和林农增收之间的张力。第四部分,通过进一步的反思和总结,寻求一条更好地兼顾生态保护和林农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在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诉求才能实现。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是新农村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水污染就是其中一
目的应用单激光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建立快速、自动分析骨髓红细胞微核率的检测方法。方法以秋水仙碱诱导雄性Wistar大鼠微核形成,采用吖叮橙(AO)荧光染色,分别用荧光显微镜及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大量普及,住宅小区车位的稀缺性日益突显,随之而来产生的关于住宅小区车位归属的纠纷日益增多,相较于一些国家或地区对住宅小区车位归属
相对剥夺感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某些方面如收入、地位、利益等,与选定的参照对象进行比较后,产生的一种不公平的主观感受。当前,相对剥夺现象已受到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大量需求;同时,在有限的农村耕地上,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使得农村里剩余一大批富余劳动力,于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成为一种必然。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批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伴随农民工进城就业,除了带来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劳动力市场管理等诸多问题以外,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